冬季进补知识五大事项要牢记冬
2023年11月03日 热点资讯
冬季进补知识 五大事项要牢记冬
冬季天气寒冷尤其适合进补,同时也是人们抗病菌、提高抵抗力的需要,但是在进补过程中,如果食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就需要预先防止,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一些必要的进补知识,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进补的五大注意事项。
进补注意事项
(一)进补与年龄、禀赋
人的年龄有老壮少幼的不同,禀赋有强健与虚弱的差异,而虚损又有气血阴阳的区别。又如形体有消瘦、肥胖,性格有乐观、忧郁、豪爽、狭隘的差异等等,都是医家施治调补不可忽视的因素。年轻健壮,尤其是四十岁以前无疾的可以不必进补,或仅以食物调补即可。儿童、青少年一般也不必药补,如果因为生长旺盛,消耗量大,可重视饮食调理补养。中老年身体开始虚衰,适当药补和食疗是必需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进补时必须针对气血阴阳的不同虚损情况而施治:气虚阳虚体质,用药宜甘温益气助阳,不宜用滋腻阴柔之品,以防伤阴滞气;血虚阴虚体质,用药宜甘凉柔润、养血育阴,不宜用辛温宣散燥热之品,以防伤阴耗血。形体瘦削的人多阴虚,多虚火,用药不宜过于温燥;肥胖的人多气虚,多湿痰,用药不宜过于滋腻,可适当加入健脾化湿芳香?品;性格忧郁内向的人多肝郁,可适当加入疏肝利气之品。
(二)进补与饮食、脾胃功能
大凡补药,大都甘美,或偏于滋腻,或易于壅气,而体虚之人,又大都有脾胃功能欠佳的情况,因此,进补要有一个使脾胃适应的过程。“虚不受补”的患者,需要先服药调理脾胃。为了调理脾胃功能,更要注意饮食的调节。暴饮暴食、饮酒过多、偏嗜偏食、过食生冷等问题,都是进补时应予避免的。注意节制饮食,一方面可以防止营养过剩,引起肥胖,加重心脏和全身负担;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因进补脾胃功能负荷?重,造成消化不良。同时不要多食油腻,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还要尽量避免食用未吃过或不常吃的食物,如海鲜一类食品,以免食物性味和药性相对抗,或引起过敏反应。进补时,一般不宜喝茶。因许多补药大都含有生物碱,而茶叶含有多量的鞣酸,能与生物碱结合,产生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如果有喝茶嗜好者,在进补期间最好暂停饮用,即使饮用须在服药二至三小时后才能喝,并须降低浓度、减少饮量。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过量饮用可能导致脂肪肝和肝硬化,对胃又有刺激作用,可能引起胃炎、溃疡、消化道出血,又可?高血压,使血管收缩痉挛,损伤大脑,故平时不宜多饮过饮,进补时更不宜多饮,须严格控制酒量。进补配方千变万化,中药成分又比较复杂,很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化学作用,引起不良反应,故一般进补时,不要服用其他药物,必须服用时,也要隔开二至三小时。如人参不能与萝卜、萝卜子、五灵脂、藜芦等合用,仙茅、白芍、桑葚子等不能与硫酸亚铁合用等等。
(三)进补方法的选择
进补方法,一般分为药补和食疗两种。可单独选用,也可配合使用。对于儿童、青少年及其他健康无病的人来说,为了适当补充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能量需要,只要注意饮食的质和量,保证有充足的营养摄入,一般可采用食疗方法。既富于营养,又容易服食,美味可口,还能促进食欲,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对于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或者体质虚弱,有气血阴阳亏损者,单靠食疗往往不能达到调补目的。而且,这些患者大都脾胃功能欠佳,需要采用药补方法予以调养。当然,若配合适当的食疗做辅助,就更易收到满意的疗效。
(四)进补与情志、起居
人体要得到健身益寿,除了进补外,还要调节情志和生活起居,这完全取决于自身的修养。高濂《遵生八笺》中说:“经曰: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形气相须,全在摄养。”
古代医家、养生家,每每将情志调节、起居摄理、饮食调理、药物补养相提并论,相辅相成,不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寿世保元•摄养篇》指出“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可见情志、起居也是养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因此,保持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高尚的涵养,是除了药补、食疗外,又一个重要的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
(五)进补后不良反应的处理
进补后不良反应,多数表现在脾胃功能障碍方面。因为,虚损病人多数脾胃虚弱,消化功能欠佳而补药及食物又必须通过脾胃消化吸收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进补中要特别调理好脾胃的消化功能。宜少量持久地进补,切忌操之过急地重补蛮补,同时要配合健脾和胃的药同用,使机体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如服药后胃口不佳,或虚火内生,可调整药味或减轻剂量。反应严重者,应暂时停服补药,另服健脾理气药,或萝卜汤、莱菔子(即萝卜子)汤、山楂片等予以消导。
为了防止出现上述情况,进服补品药可从小剂量开始,服后无不适,再逐渐加大剂量。如遇到服用少量补药即有反应,可采取补药与理气、消导药交替使用,到已无不适时,可再逐步加大补药量,减少消导药,直至完全停服消导药,经过这样调节,一般即可适应进补了。凡遇感冒发热应暂停进补,以免闭滞邪气,延长病期。但是体虚容易感邪或感冒日久致虚者,补药可与治疗外感药同用,以达到既祛除病邪,又恢复正气的目的。
其实,严格按照正确方式进行进补,这样才会对身体毫无损伤,只要我们按照上述要求去做,就可以有效的预防不良反应发生,以达到既祛除病邪,又恢复正气的目的。
- 上一篇:醋泡花生放盐不醋泡花生有哪些好处
- 下一篇:几款食疗方搞定尿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