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应进补因人而异
2023年11月16日 热点资讯
冬季应进补因人而异
冬令进补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源自于易经,以其之十二辟卦来说明农历的十二个月份的寒热消长规律。农历十一月冬至前后在辟卦中为复卦,一阳气初生,正是补阳气的好时机。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果平时身体健康的人,冬季也不用刻意进补,只要平时注意饮食均衡的营养,加强运动锻炼就可以了。对于年老体虚、产后妇女、慢性病恢复期的病人,此时是进补的大好时机。
专家说,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中医理论“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补肾的最好时节。在寒冷的冬天里,通过补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可以使明年身体更好,精力更加充沛。冬季进补应按照“避寒就温”的原则,同时也要按照不同的体质,辨证地选择食物和药物。
肾阳虚面色淡白,腰膝酸冷,四肢冰凉,小便多(尤其是夜尿多),容易感冒。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狗肉、鸡肉、雀肉等,我国汉代名医张仲景的古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用当归、生姜跟羊肉放在一起炖汤吃,对于气血虚弱、肾阳虚衰的病人十分有效。鹿茸、鹿角、紫河车(胎盘)、牛鞭等也是补肾阳之佳品,但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食用。
肾阴虚下午或夜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手心两脚心及胸口烦热)、口干、大便秘结等。可以选择兔肉、鸭肉、鹅肉、蛇肉、乌龟、沙参、麦冬、百合、太子参、玉竹、玄参等。如杞子炖免肉,沙参麦冬煲鸭肉、淮山杞子煲龟肉等。
此外,兼有气虚的可以选用党参北芪煲鸡或猪展肉,清炖高丽参或新开河参等。兼有血虚的还可以选用红枣炖瘦肉或鸡,元肉杞子煲免肉或鸭肉,熟地首乌煲猪骨等。
总之,冬季进补应该了解自己该不该补,属于何种体质,属于何脏何腑有虚。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但具体到个人,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阴阳共虚等不同,要认真分析,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判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犯虚虚实实之戒。
- 上一篇:五大理由让你每天必吃一苹果
- 下一篇:尿酸过高是什么引起的呢尿酸高的危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