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有什么功效与作用血竭的鉴别与应用
2023年11月16日 热点资讯
血竭有什么功效与作用血竭的鉴别与应用
一、血竭的药用价值
1、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麒麟血散)
2、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摘元方》)
3、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朱氏集验医方》血竭散)
4、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为末,吹之。(《医林集要》)
5、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干地黄半两(别为末)。上三味,都细研如粉,以津唾调贴疮上。(《博济方》血竭散)
6、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畅洗疮后贴之。(《圣济总录》血竭散)
7、治臁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济急仙方》)
8、治痔漏疼痛不可忍:血竭,为细末,用自津唾调涂,频为妙。(《杨氏家藏方》血竭散)
9、治嵌甲疼痛:血竭末调敷之。(《医林集要》)
10、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麒麟竭一两,硫黄一两(细研)。捣罗为散,研令匀,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二、血竭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传统的中药中有一款神奇的中药,把它砍断或切开一个口子,就会有像血一样的树脂流出来,晾干后凝结成血块状,这是很珍贵的中药,称之为“血竭”或“麒麟竭”。民间亦有使用作为染料或香料。
动物实验证明,血竭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从而增加其凝血作用。科学研究显示,伤口愈合需要经过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填充与再上皮化三个过程。其中,再上皮化一般要经过角质形成细胞激活、游走、增殖及基膜的修复等过程,加快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速度可以缩短伤口愈合中再上皮化的进程。已有人研究发现,血竭对角质形成细胞具有促进游走的作用,血竭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角质形成细胞具有显著促进增殖的作用。因此,血竭对于再上皮化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游走、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这可能是其直接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
内服活血散瘀止痛:可用于筋骨伤痛,外伤瘀痛,血瘀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及血瘀心腹诸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善治痈疽恶疮,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此外对多种皮肤癣有抑制作用。
三、血竭的鉴别与应用
从血竭规格看,通常分原装血竭和加工血竭。原装血竭为原产地印度尼西严经初加工所得的团块,一般不含外加辅粒,质量较优,目前进口已不多见。加工血竭为原装血竭在新加坡掺入辅料经加工而成,并多用布袋扎成类圆四方形,底部贴有手牌、竽冠牌等金色商标。时口血竭主要为加工血竭,过去按商标分规格,现改用按质量分两个等级。
血竭在外形上是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在鉴别上可以用火燃之,冒烟呛鼻。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而咸,嚼之砂样。以外表色黑如铁,研末红如血,燃之其烟呛鼻者佳。主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地。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本经逢原》:血竭,助阳药中同乳香、没药用之者,取以调和血气,而无留滞壅毒之患。
在应用上血竭和三七都是活血类药物,但血竭长于散瘀定痛,止血生肌,三七长于活血化瘀,止血定痛,三七多用于外用,而血竭多为口服,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使用。
四、血竭简介
血竭在我国作为名贵中药使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来源于热带棕榈科黄藤属及百合科龙血树属10多种植物的树脂类中药,成分复杂,主要含有血竭红素、血竭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及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
《本草纲目》记载血竭具有祛腐生肌、收敛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双向调节作用,被誉为“和血圣药”。
血竭的化学成分包括:树脂酯及血竭树脂鞣醇的混合物,约含57~82%;另含无定形的血竭白素约2.5%,黄色血竭树脂烃约14%,不溶性树脂0.3%,植物性渣滓18.4%,赭朴吩0.03%,灰分8.3%。原装血竭为原产地印度尼西严经初加工所得的团块,一般不含外加辅粒,质量较优,目前进口已不多见。加工血竭为原装血竭在新加坡掺入辅料经加工而成,并多用布袋扎成类圆四方形,底部贴有手牌、竽冠牌等金色商标。时口血竭主要为加工血竭,过去按商标分规格,现改用按质量分两个等级。
血竭的储存通常是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 上一篇:让你身强体健的15条大枣秘方
- 下一篇:老年人阳气不足多吃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