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观点

朝天女指的是什么为何后宫妃子们听了闻之色

2023年11月24日 热点资讯

朝天女指的是什么 为何后宫妃子们听了闻之色变呢

朝天女到底指的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人程嗣章在《明宫词》中写道:“掖廷供奉已多年,恩泽常忧雨露偏。龙驭上宾初进爵,可怜女户尽朝天。”这首词中,就对“朝天女”作了形象的描述。

所谓“朝天女”,就是明朝时期的殉葬女。这些殉葬女,主要是指皇帝的嫔妃或宫女。

(胡亥剧照)

秦始皇死后,胡亥曾下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殉葬。同时为了保证始皇陵寝秘密不泄漏,“尽闭工匠葬者,无复出者,死者甚夥”。刘向在《谏营昌陵疏》中提到,始皇人殉者“计以万数”。如此创下的人殉记录,简直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殉被逐渐废弃,直至两汉时期,人殉制度基本绝迹。

但在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后,又开启了人殉恶例。

洪武28年,他的儿子朱樉死后,其两名王妃就奉旨殉葬了。

在朱元璋死后,继任者朱允炆下令未生育者“皆令殉葬”。《大明会典》中对此有着详细记的载:“凡妃嫔40人,俱身殉从葬,惟二妃葬陵之东西,盖洪武中先殁者。”由此可知,除去早亡的两位嫔妃外,为朱元璋的殉葬人数,至少有38人。

朱棣死后,殉葬者也有30多人。《朝鲜李朝实录》中对这些“朝天女”的遭遇作了细致的描述。

殉葬之日,太监们把这些嫔妃宫女集中在一个大院子里,设宴招待,“皆饷之于庭”。然后将这些人带到一个大房间内,站到事先准备好的小木床上,从房梁上悬垂着一根根的白绫绳套,“以头纳其中”,太监们迅速抽调小木床,嫔妃宫女“皆稚颈而死”。

当时的状况非常惨,以至于“哭声震殿阁,闻者肝胆震颤”。

(朱棣剧照)

朱棣的“朝天女”中有一位朝鲜女子,在殉葬当日,拼死挣脱了太监的的控制,逃到仁宗朱高炽的面前,苦苦央求饶她一命。但仁厚的朱高炽,却冷血地拒绝了她。最终,她没能逃脱殉葬的厄运。

当然,这些“朝天女”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继位的帝王,还是会给予她们适当的补偿。继任者首先要为“朝天女”追赠谥号,赐给一定数量的抚恤金。其次,殉葬女子的亲属会被认定为“朝天女户”,从此世袭锦衣卫千户、百户等,也算是对这些“随龙驭上宾”的“朝天女”一丝微不足道的慰藉。

从明太祖朱元璋到宣宗朱瞻基,前后为帝王殉葬的“朝天女”,共计达到了上百人。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虽然他一生窝囊,历经“土木堡之变”后,惨遭掳掠,但他却作了一件让后世为之惊艳的好事,那就是废除了人殉制度。朱祁镇在临终前遗照:“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子孙勿复为之。”

当然,有人提出朱祁镇之所以这么做,是想保护与他同甘共苦的钱皇后,在他死后免遭殉葬厄运(因为钱皇后一生没有生育)。但不管朱祁镇出于什么目的,都是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上功不可没。

至此,人殉制度得以终结,“朝天女”这个特殊的称号和身份,也成为历史。

(参考资料:《明史》《朝鲜李朝实录》)

美国托福分数要求

美国硕士留学中介机构

美国留学服务咨询

美国留学服务中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