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南亚文明起源模式是怎样的具有多少普
2023年11月24日 热点资讯
古代西南亚文明起源模式是怎样的?具有多少普世性
古代西南亚是《圣经》故事的地望,其考古学开展最早,成就也最大。至21世纪上半叶为止,世界其他地方的考古学仍无法望其项背,必须以这一带的考古成就做参考;它是楷模,但亦成窠臼。因为埃及与印度皆非独立发展驯植的地带,故唯有以中国为对比。
在史前中国,驯植的麦可能是外来的,可肯定的是黄河流域乃“黍”或白色小米的发源地。后者的种植需水量乃所有主要谷物中最少者,因此是典型的旱地种植。距今9000年前它在中国与外高加索地区同时被驯植,皆独立发展。中国的黄河流域也是粟——“稷”或者“梁”——的发源地,即狐尾小米。
图 玉蟾岩遗址中出土的稻米
农业虽然最早建立与古代西南亚,但在主食方面主要是驯植了麦类,而中国在主食方面则华北发明了旱植小米、华南发明了水植稻米,导致“中国是唯一两种农业起源的温床”的夸耀。这里落实了“文明古国”概念的误导性。这两个种植区今日是处于一国之界域内,而古代西南亚从山侧地带发明驯植,至两河流域演变成灌溉种植,则至少跨越了以色列、约旦、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与伊朗数国。这里有“多少个大文明古国”呢?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在这不止一个“山侧”地带和大河流域,并且也包含非经旱作农业而直接进入水稻种植的生态系统的大地域里,最早的“文明”突破点究竟在哪里?
另一个问题是,驯植的确是文明的基础,但不必自身发明,依靠外来输入者也照样建立第一代文明,但自身发明了驯植者却不一定建立了文明。今日的史前研究已经指出农业起源之多源:①新月沃土地带(前11000);②长江与黄河流域(前9000);③新几内亚高地(前9000-前6000);④墨西哥中部(前5000-前4000);⑤南美之西北部(前5000-前4000);⑥撒哈拉之南的非洲(前5000-前4000,确切地点不详);⑦今天美国的懂不(前4000-前3000)。这里头偏偏没有埃及和印度!但独立发明了驯植而又发展出文明者唯上述之①②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