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宏观数据

陈宫也是一个人才为何曹操会杀了他呢

2023年11月24日 热点资讯

陈宫也是一个人才,为何曹操会杀了他呢?

陈宫也是一个人才,为何曹操会杀了他呢?曹操这种人,怎么可能留下这种后患。此事看似简单,实则疑点重重,就让我一步步给你推理出真相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历史上真实的陈宫,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他出身于兖州当地的世家大族,懂谋略,且人脉广泛。

他的成名作,便是帮助曹操得到了兖州。在此之前,曹操虽然担任东郡太守,但是也只是袁绍手下的一名打工仔罢了,看上去地盘不小,其实都是人家的。曹操虽然有了一些自己的人马,但是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根本无法真正发展自己的势力。

陈宫因为看好曹操,便来到曹操军中辅佐他。当时,兖州是刘岱的地盘。不过这位老兄有点厉害,自己把自己坑死了。

当时青州黄巾军来犯,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的劝阻,亲率大军讨伐来犯之敌,结果一通操作下去,他的大军还在,自己却死于乱军之中。一时间,兖州成了无主之地。曹操虽然看着兖州流口水,但是他知道,凭自己这点实力,根本就没资格争夺兖州。

虽然兖州现在群龙无首,但是其军力也足以完虐曹操。好在有陈宫在,作为兖州当地大族的才俊,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人脉优势。

不仅使得曹操得到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同时还说动了济北相鲍信替曹操说话,最终让曹操成为了兖州的新主人。

得到兖州后,曹操击败并收编了青州黄巾军,实力壮大了几十倍,终于也算一路诸侯了,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3、曹操信守承诺。

根据《典略》记载,曹操在抓到陈宫后,为了让其归顺自己,竟然对其进行威胁。

曹操用陈宫的母亲威胁陈宫,结果陈宫却说:他听说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是不会杀别人的母亲的。曹操又用陈宫的子女来威胁他,陈宫又说:他听说以仁爱治理天下的人,是不会杀别人的儿子的。

陈宫是算准了曹操心怀天下,才这么说的。最终,曹操答应陈宫,替他照料他的家人,让陈宫安心上路。

曹操既然答应了陈宫,无论是否愿意,都要兑现诺言。至于曹操为何没有杀陈宫的儿子,主要是因为曹操债多不愁,想杀他的人多了去了,不怕多一个。他有信心陈宫的儿子伤不了自己。

恕我直言,以上观点基本没一个靠谱的。

1、曹操念旧情,简直无稽之谈。

曹操虽然和陈宫之前感情不错,但是兖州一战,曹操差点丢了小命,这感情也就不在了。

要不是因为陈宫,曹操大好的形势,何以会落魄到如此?

曹操能给陈宫个痛快已经很不错了。

2、曹操收揽人心,有点道理,但是并不全对。

曹操确实是要收揽人心,但是并非天下人心,而是兖州的人心。

经过此前的兖州之乱,曹操意识到了兖州这些世家大族的能量,不敢再轻视他们。

但是此前双方关系已经破裂,曹操想要将自己的势力发展壮大,需要兖州这些世家大族的配合。

既然陈宫不在了,那么只能在他的家人身上做文章,以此举来向那些世家大族示好。

3、曹操信守诺言,根本是个笑话。

曹操是要成大事的人,加上他做派不拘一格,怎么会在意区区诺言,更何况陈宫不在了,这诺言要不要执行,全看曹操的心情。

关于这个诺言,下面还会细讲。

4、曹操不担心陈宫的儿子能伤害到自己,也不靠谱。

斩草不除根,最终悔一生。像曹操这种要做大事情的人,怎么可能允许威胁存在。所谓的想杀他的人多了去了,请问那些人有几个还活着的?曹操可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因为对方是孩子就下不了手,话说也不用他动手,这些事都是下面人做的。

因此,通常的解读实在是牵强附会,基本不靠谱。而曹操之所以会供养陈宫一家老小,只是为了收揽兖州人心罢了。曹操既然敢供养陈宫的一家老小,自然不会担心陈宫的儿子替父报仇。因为陈宫的儿子已经被曹操给处理掉了。

我有两点理由:首先,关于陈宫家人的下落,并未提到其儿子。

根据正史记载,陈宫死后,他的母亲由曹操花钱奉养,而陈宫的女儿则由曹操安排婚事嫁人,嫁妆全由曹操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完全没有提陈宫的儿子如何了。这就奇怪了,陈宫可是世家大族子弟,在那个无后为大的年代,怎么可能没有儿子?

如果他真没儿子,好意思出去建功立业?还不赶紧把香火续上再说。既然陈宫有儿子,那么他的儿子又去哪里了?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只有可能被曹操除掉了。

当时曹操率大军攻打吕布,陈宫的儿子极有可能跟在陈宫身边历练,那么混乱的场面,想要不声不响地除去几个人,简直是易如反掌。

于是,陈宫的儿子极有可能成了曹军士兵的军功,这样曹操才安心。其次,关于曹操对陈宫的承诺也有问题。

记载这件事的《典略》,是魏国的郎中(官职)鱼豢所写,而且这《典略》是一部野史。加上鱼豢本人在历史上寂寂无名,其信誉没有保证,他写这《典略》的用意很值得怀疑。因此,他关于此事的记载,必然是为了吹捧曹操。

既然是吹捧,不是应该写曹操胸怀宽广,原谅了陈宫,最后陈宫羞愧自尽,然后曹操供养了陈宫的家人,这样才合理吗?然而,鱼豢却特意写了曹操用陈宫家人威胁陈宫,想使其归顺,最后才与其定下约定。这怎么看都是在抹黑曹操,不合理。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鱼豢这么写,必然是因为这样对曹操最有利。

我看了半天,注意到了一句:陈宫说,以仁爱治理天下的人,是不会杀别人的儿子的。

这句话明显是在暗示,曹操是不会杀陈宫的儿子的。那么鱼豢特意写这件事的用意很明显了,必然是曹操杀了陈宫的儿子,鱼豢是在给曹操洗白。

如果不是这样,因为写下了此事,鱼豢本人不仅在魏国混不下去,他的《典略》也极有可能被列为禁书给销毁。

好了,结案。曹操之所以不担心陈宫的儿子替父报仇,是因为陈宫的儿子已经被曹操派人除掉了。曹操供养陈宫的家人,看上去仁至义尽,实则充满了权谋算计,甚至因此留下了一桩迷案。

不过不管怎么说,是陈宫先对不起曹操的,曹操对待其家人也算不薄。至于除掉陈宫的儿子,这事换谁都会这么做的。

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也是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家的儿子都杀了吗?可见此举在古代是常有的事。除去这点,曹操能够善待陈宫的母亲和女儿其实挺不错了,在那个乱世,曹操也算是半股清流了(一股清流是刘备)。

就是不知道陈宫的妻子后来怎么样了,毕竟史书并未提及。

美国统计研究生费用

波士顿大学本科

美国读研最好中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