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第秀才黄巢他是如何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杀
2023年12月19日 热点资讯
落第秀才黄巢,他是如何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杀神”的?
黄巢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唐朝末年,战乱四起,天灾人祸逼迫百姓起义,反对李唐王朝。而黄巢,这个落第的秀才,对战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狂热,他喜欢这种动荡的时局。这种来源于骨子里的不安分因素在他五岁时就表现出来了。
无畏虎子,小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志向
黄巢小时候陪爷爷赏菊花,写诗文,老人的诗句差两句一直想不出,而5岁的黄巢接诗句说"堪与百花总为首,自然天赐赭黄衣"他父亲听到这话,将他狠狠打了一顿。赭黄色为天子衣裳颜色,黄巢这样说为"大不敬"。而他爷爷认为虽然这是大不敬,但是写的不错,又给了黄巢一个机会,于是就有了那首《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两首诗可以看出,黄巢虽然年岁小,但是他的志向显然不是曹州这个小地方。
黄巢若是因为皇权压迫,为百姓讨伐皇帝,可以称之为草莽英雄,但是他不是。生杀予夺,皆凭借自己的心情,在洛阳吃了几顿饭便离开,而在长安冷血无情,屠戮王室;在围攻陈州时候,以人百姓做军粮。
"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他只是个鲁莽无情的"杀神"。虽从小写大逆不道的诗句,可也没想过有一天真的能把皇帝赶下龙椅。对比朱元璋的步步为营,礼贤下士,黄巢只适合当个动乱分子,没有坐拥天下的气度和谋略。
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一个成规模的大型农民起义,他从福建到关中,从洛阳到山东,完成了四渡长江,两渡黄河的壮举。还一度开了新的朝政方式。虽重情义,为孟楷报仇,誓掳赵犨,却不识大体,滥杀百姓,不过是所谓的"知小礼而无大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