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没落真的都是慈禧太后的责任吗
2023年12月19日 热点资讯
清朝的没落真的都是慈禧太后的责任吗?
慈禧太后作为历史人物,她的评价一直不好,其实慈禧太后的功罪自有论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评说慈禧太后的目的,不是为了谩骂,不是为了泄愤,不是为了引发不必要的仇恨,不是为了耸动普通人的耳目……
历史已经成为陈迹,一切都已经过去。
不论您对清廷怀了怎样复杂的情感,清朝的历史,它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人可以否定,没有人可以抹杀。既然清史是国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还是要平心静气地去细读、去明习、去深究。
如果,我们对于清朝的历史、甚是是中国的一切历史,都不能认真学习和研究,不能严肃严谨对待,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能鉴古而察今,不能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规划和展望未来,那么,历史循环论可能就成为历史的真实。
很多人一看到慈禧太后这几个字,不看相关内容,便开始谩骂、诅咒……想想都有些可笑。
反过来假设,要不是因为满清出了一个慈禧太后,按照一些人的结论,满清大概就不会倾覆灭亡。如果满清没有倾覆灭亡,很多人不是还要活在所谓“万恶的封建社会”里?很多人的生活,还不是要继续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民族优先论者,很多人还不是要处在异族的统治之下?对于大家而言,还不是要在帝制的阴影里继续挣扎?
可惜,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因为以前写相关话题时,碰到一些反应激烈的人,今天,要继续写同类的话题,所以,先讲讲道理!有人可能听不懂,且随他们去,我只尽心即可。
关于慈禧太后夺权一事,记得最早在电影里看过。那时候,也没有在意,以为是为了剧情、以为是为了刻意丑化其人,才刻意制造出来的情节。
后来,读清人笔记,发现,关于慈禧太后夺权一事,清人的笔记中也有记述。
那么,今天就在这里跟大家说一说相关情况。
不想,朱谕焚烧之后,情势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自此以后,慈禧太后逐渐变了另外一个人:她开始行为放肆,她开始语言不逊,她开始事事专权;遇到重大事项,慈禧太后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必须和慈安太后商量一番,而是她自己一个人就做了决定。
看到慈禧太后的变化,慈安太后追悔莫及。可是,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笔记作者误作光绪二年)春夏之间,京城之中忽然盛传,说是慈禧太后生了大病。
传闻出来之后,没有过几天,就说是慈安太后死了,而慈禧太后的病也痊愈了。之后,就有人传言,道是慈安生病之后,慈禧太后命令太医院用不对症的药方治疗慈安太后,最后,把慈安太后给治死了。慈安太后的丧葬仪式也非常简单草率。二十七天之后,一律除去孝服。
慈安太后死后,慈禧太后竟然没有服丧守孝。另外,大臣进入内廷面圣奏事者,也穿着常服。
笔记作者惊叹,说是:国母之丧,这样办理,是自古以来少见的事情。
这个时候,笔记作者正在京师,他在光侍御(不详)家中做主事,所以,这些情况他都知道。从咸丰帝公元1861年死,到慈安太后公元1881年亡,首尾共计21年,其间,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共处了21年。这21年之中,两宫皇太后之间,是如何地合作与斗争,是如何地支撑满清的江山社稷,都不是简单的一两件小事就可以讲清楚、说明白的。
21年,不是个短时间。就年龄来说,慈安太后还比慈禧太后小了两岁。如果说,慈禧太后是个狠角色,那么,慈安太后也绝对不是平庸之辈。
- 上一篇:古代科举考试那么多古代有出现女状元吗
- 下一篇:大唐不出名的猛将揭秘王君廓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