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母子分离制度是什么样的为何要如
2023年12月19日 热点资讯
清朝时期的母子分离制度是什么样的?为何要如此设置呢?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按照清宫的规定,如果后宫嫔妃的位分低于“嫔”,那么她是没有抚养皇子权力的,一旦生下皇子,便会交由位分较高的嫔妃进行抚养,甚至交给大臣来抚养。而有些位分较高的妃子生下孩子,也偶尔会因为特殊情况而将孩子交给她人抚养。
2、用来安抚她人。这应该也算是一种人为关怀吧,后宫中有些妃嫔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生子,亦或者皇太后或苏麻喇姑这样的特殊存在,由于平日里无事可做,皇帝便会将其他妃嫔的儿子交给她们来抚养,也算一种慰藉。例如康熙的宠妃宜妃在生皇五子胤祺时,已经是宜嫔的身份了,是完全有资格抚养自己孩子的,但康熙皇帝为了避免皇太后寂寞,便将五阿哥胤祺送给了孝惠皇太后抚养。又如康熙的皇十二子胤裪,其生母58岁才被封嫔,显然也是没有资格抚养孩子的,因而十二阿哥便被康熙送给了苏麻喇姑抚养,用于抚慰苏麻喇姑的寂寞。
3、没有抚养条件。清朝的妃嫔通常居住在紫禁城的东西十二宫之中,而且是严格按照后宫等级划分居住权的,只有被册封为妃嫔以上等级的妃子才可以独领一宫,这些妃子也被称为主位妃嫔。至于贵人、常在、答应则通常只能随主位妃嫔居住(如各宫的配殿),更惨的则只能睡大通铺了。而且后宫妃嫔的各方面待遇也是完全按照等级划分的,为了使得皇子健康成长,自然要让那些有能力抚养的妃嫔来抚养了,总不能让皇子跟着生母去睡大通铺吧。
总之,清朝后宫这种制度是有其特殊性的,虽然对嫔妃来说有些残忍,但为了朝廷的安定和皇子的健康成长,似乎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