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数据

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是什么结局太平军为何会全

2023年12月19日 热点资讯

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是什么结局?太平军为何会全军覆没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北伐军冯官屯之战的文章。

1853年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之后不久,决计北伐、西征。北伐军由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领。林、李是自出广西以来,直下两湖,横扫三江,一路打先锋的虎将。其所统率的北伐军有九个军,约2万人,也是以老弟兄为骨干的精锐部队。

他们于5月初自浦口登陆北上,经皖北、河南、山西,突入清朝的畿辅直隶,于10月末进抵天津附近。他们在天京出发时奉到的指示是:以北京为目标,但要先到天津地区“扎住”,报回天京,等候“再发兵来”。他们便在天津以西运河线上的独流、静海屯守了3个月。至1854年2月,南撤迎接援军,3月至阜城。同时,北伐援军从安庆出发,3月末到达临清,距阜城只200多里了,不想克城之后又复溃败退去。阜城太平军因被包围不得消息,也失去了向南突围接应援军的时机。至5月初突围移屯连镇(属吴桥县),这时才得到援军到达临清的消息。于是林凤祥留守连镇,李开芳分兵南下。上年太平军一路北上,人数有所增加。到屯踞独流、静海时,大约增至4万人。而自南撤以来,形成被追击的被动局面,部队损失大半。所以这次李开芳分兵南下,只带经过挑选的以广西老弟......

第二,援军派出过迟。洪秀全等决定待北伐军到天津扎住之后,再发援兵,这在当时的交通、通信条件下,显然失之过迟。如果后续部队早日派出,与先遣部队互相策应,即使不能直下京津,也可与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蓬勃发展的人民革命运动相结合,建立革命基地,与敌人进行争夺中原的斗争。这样,北伐军和援军仍有获胜的希望。

第三,机械执行指令。北伐军打到天津外围之后,即遵照出发前洪秀全等给予的指令,在静海、独流停止待援,从而失去了根据实际情况机动作战的特长,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困境。在从静海到冯官屯十五个月的被迫南撤过程中,一味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作战,虽然善于迅速构筑各种野战工事,但毕竟经受不住清军大炮的连续轰击,以致始终处于被敌军追赶、包围的不利状态。林凤祥、李开芳等如能根据前线实际情况机断行事,并通过机动作战,有计划地伏击尾追之敌,给敌军以歼灭性的打击,北伐军或不致全军覆没。

北伐军是失败了,但这支远离天京孤军远征的队伍,在地形、气候、民情均不适应的情况下,忍着饥饿和寒冷,与优势的敌军进行了近两年的艰苦奋战,大部分将士最后英勇牺牲或慷慨就义,发扬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英雄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的长驱北伐,不但在政治上扩大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推动了北方人民的起义,而且牵制了数万清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天京周围和西征战场的军事压力。

赣商杂志

现代英语版面费

声屏花杂志社

财讯杂志社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