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和亲政策为何只嫁不娶其实里面是有内幕
2023年12月19日 热点资讯
汉朝和亲政策为何只嫁不娶 其实里面是有内幕的
还不知道:汉朝和亲政策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匈奴的由来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的末代皇帝夏桀。夏朝灭亡后,这些人为了生存,只能向西迁徙。
在迁徙的过程中,他们融合了当地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血液,最后形成了这个匈奴民族。
由于生活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下去,匈奴人被迫从农耕民族转变为游牧民族,结果这一转变,诞生出了一个强大的民族。
“除此之外,这个和亲匈奴的办法,一定要用皇帝的嫡长女。要不然的话,冒顿就不会尊重和宠爱这个女子了,到时候这个和亲的办法,就会前功尽弃,没有任何意义了。”
听完这个建议,刘邦二话不说,立刻一拍大腿,当即表示:“没问题,就让嫡公主去!”
可吕后听到这个“该死”的主意,她立刻就急了。她第一时间冲到刘邦面前,没日没夜地号哭不止,声泪俱下地控诉道:“你怎么这么狠心呀!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她怎么能去匈奴那种鬼地方呀!”
最后,刘邦敌不过吕后这样日日哭,天天闹,他向这位“阏氏”妥协了。于是,刘邦找了一个宗室之女,对外宣称是“长公主”,就让她嫁给冒顿单于,去给嫡公主当“替罪羊”了。
同时,刘邦命娄敬出使匈奴,签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女人换和平的“和亲条约”。
在历史上,对于刘邦的这个“和亲条约”,史学界一直争议不断,并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赞同者认为:和亲政策是刘邦的一大创举,这不仅开创了一个人类外交的“新篇章”,还让这个新生的政权获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时间,且避免了软弱汉朝与强大匈奴正面交战的机会,并为汉朝未来那场大规模的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实力。
反对者认为:自古以来,“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所谓的和亲政策,就是一种变相的“性贿赂”而已。除了自辱国格外,这个政策一无是处。而且铁的事实证明,匈奴得到了这个公主后,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违约,天天干打自家人的事情。谁让你这个家人呢,不打你,打谁!
刘邦创建的这条“和亲政策”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各位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不管怎样,从刘邦这次送公主开始,这条“和亲政策”,就变成了汉朝的一个“基本国策”了。
刘邦后面的四位统治者中,其中三位“男性”继任者,即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他们都对这条国策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直到“千古一帝”汉武帝才将这一“基本国策”彻底打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