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于洛阳为什么不葬在洛阳
2023年12月19日 热点资讯
曹操死于洛阳,为什么不葬在洛阳?
古代的帝王在陵墓的选择上慎之又慎,很多皇帝或者王公贵族在还没有死之前就给自己选好合适的墓地,召集工匠开始建造陵墓了,陵墓建造的越隐蔽越好,不会让所谓的摸金校尉破坏,打扰死者的安宁。不过随着近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和国家对于保护陵墓的考量,一些已经被破坏的陵墓为了得到更好的保护,相关方面用挖掘的方式来保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像秦始皇陵、明朝的十三陵等等,现在已经成了名胜古迹。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陵墓在被发现以后引起了各方的质疑,许多人认为发现的并不是这个人的墓葬,不过质疑的人不是正儿八经的考古学家,他们的意见缺乏权威性,并没有被大众接受。这个人就是曹操。后来国家文物局再一次对在河南安阳安丰乡发现的曹魏大幕进行了考古挖掘和学术认定,最后研究成果证明此墓就是曹操的墓葬,这一权威声明算是解开了萦绕在大众面前的迷雾。
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曹操的一生中,洛阳对于他来说是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的,他于洛阳发迹,最后死在了洛阳,洛阳这个地方和他牵绊甚大,他的政治生涯在洛阳兜兜转转几十年,洛阳看着他起起落落,最后归于尘土,他为什么不把陵墓建在洛阳,而是要舍近求远建造在安阳呢?这是战术上的考虑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先梳理下曹操的生平轨迹。
曹操祖籍安徽亳县,史书记载他是“沛国谯人也”,史书上只说他是曹嵩的儿子,至于他的母亲、兄弟等根本没有提及,我们无从知道曹操更多的信息。小的时候他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和大多数小孩一样没有大志向,是个很平凡的一个人,旁人也并不觉得他有何了不起的,但是河南商丘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颙则认为他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长大能有一番大的作为,甚至说将来天下大乱,就靠曹操来安定了。
建安24年,曹操攻打蜀国,史书记载到了十月,天气很冷,曹操的军队返回了洛阳,孙权讨伐关羽,后来关羽被孙权所杀,不久之后曹操也死在了洛阳,时年66岁。我们从史书上记载的关于曹操的只言片语中不难发现,他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是一代枭雄,洛阳对他而言,和天下的其他地方一样,是战场,也是领土,能得到固然更好,得不到也不强求。
洛阳或许只是他政治生涯里的一个歇歇脚的客栈罢了,要不然他生命里事业巅峰期的20年怎么不是在洛阳度过的呢?所以,曹操不会把自己死后的坟墓建造在一个客栈一样的地方,因为那里他不熟悉,没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