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厨房装潢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治道部卷十全文

2024年01月24日 热点资讯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治道部·卷十 全文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治道部·卷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贡举下

《唐书》曰:贞观中,诸州所举孝廉赐坐于御前,上问以皇王政术,及皇太子问以曾参说《孝经》,并不能答。太宗谓曰:"昔楚庄王议事,君臣莫逮,退而有忧色,曰:'诸侯能自得师者王,自谋而莫已若者亡。今不穀之不德,君臣莫吾逮,吾国几於亡乎?'朕发诏征天下俊异,才以浅近问之,咸不能答。海内贤哲,将无其人耶?朕甚忧之。"

又曰:贞观中,考功员外郎王师旦知举。时冀州进士张昌龄、王公直并有俊才,声振京邑。而师旦考其文策全下,举朝不知所以。及奏等第,太宗怪无昌龄等名,因召师旦问之。曰:"此辈诚有词华,然其体性轻薄,文章浮艳,必不成令器。臣若擢之,恐后生相效,有变陛下风雅。"帝以为名言。后并如其说。

又曰:贞观中,文皇帝尝私幸端门,见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又曰:调露二年,刘思立除考功员外郎。先时进士但试策而已,思立以其肤浅,奏请帖经及试杂文。自后因以为常。

又曰:载初元年,试贡举人于洛城殿前,数日方毕。(殿前试人,自兹始也。)

又曰:景云中,制曰:四方选集,群才辐辏,操斧伐柯,求之不远。其有能习二经,通大义者;综一史,知本末者;通三教宗旨,究精微者;善六书文字,辨声象者;傅雅曲度,和六律五音者;韬略学孙吴,识天时人事者;畅於词气,聪於受领,善敷奏吐纳者,咸令所司博采明试,朕亲择焉。

又曰:长寿二年,左拾遗刘承庆上疏曰:"伏见比年已来,天下诸州所贡物,至元日皆陈在御前。惟贡人独於朝堂拜列,则金帛羽毛升于玉陛之下,贤良文学弃彼金门之外。恐所谓贵财而贱义,重物而轻人。伏请贡人至元日列在方物之前,以备充庭之礼。"制曰:"可。"

又曰:贞元中,兵部侍郎陆贽权知贡举,时崔元翰、梁肃文艺冠时。贽输心於肃与元翰,推荐艺实之士。升第之日,虽众望不惬,然一岁选士才十四五,数年之内,居台省者十馀人。

又曰:元和三年四月,以起居舍人翰林学士王涯为都官员外郎,吏郎员外郎韦贯之为果州刺史。先是,策贤良,诏杨於陵、郑敬、李益与贯之同考覆。是时牛僧儒、皇甫湜、李宗闵条对甚直,无所畏避。考官第其策,皆居三等。权幸或恶其诋己,而不中第者乃注解其策,同为唱诽。又言,涯居翰林,其甥皇甫湜中选,考核之际,不先上言,故同坐焉。居数日,贯之再黜巴州司马,涯虢州司马,杨於陵遂出为广州节度。裴垍时为翰林学士,居中覆视,无所同异。及为贵幸,泣诉请罪于上。上不得已,罢垍翰林学士,除户部侍郎。

又曰:元和中,权知礼部侍郎庾承宣奏:"臣有亲属,应明经进士举者,请准旧例,送考功考试。"从之。

又曰:长庆元年,敕:"今年钱徽下进士郑朗等一十四人,宜令中书舍人王起、主客郎中知制诰白居易等重试。"覆落十人。三月丁未,诏曰:"国家设文学之科,本求才实,苟容侥幸,则异至公。访闻近日,浮薄之徒扇为朋党,谓之关节,干扰主司。每岁策名,无不先定。永言败俗,深用兴怀。郑朗等昨令重试,不求深僻题目,贵观学艺浅深。《孤竹管》是祭天之乐,出于《周礼》正经,阅其程试之文,都不知其本事。词律鄙浅,芜颣可知。其孔温业等三人粗通,可与及第,其馀落第。今后礼部举人,宜准开元二十五年敕,及第人所试杂文并策,先送中书门下详覆。"

又曰:长庆中,礼部侍郎王起奏曰:"伏以礼部放榜,已是成名;中书重覆,尚未及第。若重覆之中,万一不定,则放榜之后,远近误传。其於事理,实为非便。臣伏请每年进士堪及第者,本司考试讫,其诗赋先送中书门下详覆后,敕却下本司,然后准旧例,大字放榜。"从之。

又曰:太和初,以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少卿贾餗、库部郎中庞严为考官。策第二十二人。而前进士刘蕡策最切直,不居是选。其间指陈时事,不避贵近,言词激切,士林感动,虽晁、董无以过也。而考官有所畏忌,不敢上闻,随例摈斥。识者之议,喧然不平,守道正人传其文,至有相对而泣者。谏官等或将其策白于宰臣,宰臣怯惮,亦不敢为之明白。登科人李郃者,深有所愧,抗表请让官于蕡,事竟不行。天复初,刘季述败,起居郎罗衮上疏请追赠蕡。於是下诏赠左谏议大夫,仍访子孙叙用。初,蕡条对制策,言宦官权盛,后必为患。及是,果然也。

又曰:太和中,礼部侍郎李汉奏:"准大和七年八月敕,贡举人不要试诗赋策,且先帖大经小经,共十帖,次对正义十道,次试论义各一首讫,考核,放及第。"

又曰:太和八年,中书门下奏:"进士放榜,旧例礼部侍郎皆将及第人名先呈宰相,然后放榜。伏以委任有司,因当精慎。宰臣先知取舍,事匪至公。今年以后,请便令放榜,不用先呈人名。其及第人,所试杂文及乡贯三代名讳,并当日送中书门下。"便令定例。

又曰:会昌三年,敕:"礼部所放进士及第人数目,今后但据才堪者即与,不要限人数。每年止于十人五人总得。"

又曰:会昌四年,中书门下奏:"朝廷设文学之科,以求髦俊,台阁清选,莫不由兹。近缘核实,不在於乡闾,超名颇杂於非类,致有跋扈之地。请计交通,将澄化源,在举明宪。臣等商量,今日以后,举人於礼部纳家状,后望依前,五人自相保,其衣冠,则以亲姻故旧久同游处者,其江湖之士,则以封壤接近素所诸知者为保。如有缺孝弟之行、资朋党之势、迹由邪径、言涉多端者,并不在就试之限。如容情故自相隐蔽,有人纠举,其同保人并三年不得赴举。仍委礼部,明为戒励,编入举格。"敕旨依奏。

又曰:大中初,礼部侍郎魏扶放及第二十三人,续奏堪放及第三人。封彦卿、崔涿、郑延休等皆以文艺为众所知,其父皆在重任,不敢选取。其所试诗赋并封奉进,止令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知制诰韦琮等考,尽合程度。其月二十三日奉进,止并付所司放及第:"有司考试只合在公,如涉徇私,自有刑典。从今以后,便依常例取舍,不得别有奏闻。"

又曰:大中初,敕:"自今放进士榜后,杏园任依旧宴集,所司不得禁制。"(先是武宗好巡游曲江亭,禁人宴聚故也。)

又曰:大中九年,吏部试宏辞举人,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劾。侍郎裴谂改及国子祭酒,郎中周敬罚两月俸,考官刑部郎中唐扶出为虔州刺史,监察御史冯颛罚一月俸。其登科十人并落下。

又曰:大中十年,礼部侍郎郑颢进诸家科目记十三卷。敕付翰林,自今放榜后,仰写及第人姓名及所试诗赋题目进入,仍令所司逐年编次。

又曰:大中十二年,中书舍人李藩知举,放博举宏辞科陈琬等三人。及进诗赋论等,召藩谓曰:"所试诗中重用字,何如?"潘曰:"钱起《湘灵鼓瑟诗》有重用字,乃是庶几。"上曰:"此诗似不及起。"乃落下。

李肇《国史补略》曰: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乂由其中出者,终身为闻人,故争名常切。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拨解,(然拨解亦须预记人为词赋,非谓自荐。将试相保谓之合。)保,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往还,既捷列名於慈恩寺谓之题名,会大宴于曲江亭谓之曲江会,(曲江大会在关试后,亦谓之关宴。宴后同年各有所之。归乡间谓之离会。)籍而入选谓之春关,不捷而醉饱谓之打眊燥,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退而隶业谓之夏课,挟藏而入试谓之书策。此其略也。其风俗系于先达,其制置存于有司。虽然,贤者得其大志,故位极人臣,常十有二三,登显列十有六七。

○制举科(附)

《唐书》显庆三年二月,志烈秋霜科。(韩思彦及第。)乾封元年,幽素科。(苏瑰、解琬、苗神容、格辅、元除昭、刘讷言、崔谷神及第。)上元三年正月,词殚文律科。(崔融及第。)

永隆元年,岳牧举。

垂拱四年十二月,词标文苑科。(房晋、皇夔、王旦及第。)

永昌元年正月,蓄文藻之思科,(彭景直及第。)抱儒素之业科。(李文愿及第。)

长寿三年四月,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薛稷、寇泚及第。)

证圣元年,长才广度、沉迹下僚科。(张猗及第。)

通天元年,文艺优长科。(韩璘及第。)

神功元年九月,绝伦科。(苏颋、崔玄童、袁仁、敬可凤、孟温礼、洪子与、卢从愿、赵不欺及第。)

大足元年理选,使孟诜试拨萃科、(崔翘、郑微及第。)少疾恶科。(冯万石及第。)

长安二年龚黄科。(马克麾及第。)

神龙二年,才膺管乐科、(张大求、魏启心、魏愔、卢绚、张文成、褚璆、咸庆业、郭邻、赵不为及第。)才高位下科。(冯万石、晁良贞、张敬及第。)

三年,材堪经邦科、(张九龄、康元瑰及第。)贤良方正科。(苏晋、宋务光、寇泚、卢怡、吕恂及第。)

景龙三年,抱器怀能科、(夏侯銛及第。)茂才异等科。(王敬从、卢重弘及第。)

景云二年,文以经国科、(袁晖、韩朝宗及第。)藏名负俗科。(李俊之及第。)

先天元年,文经邦国科、(韩休及第。)藻思清华科、(赵冬曦及第。)寄以宣风则能兴化变俗科、(郭璘之及第。)道侔伊吕科、(张九龄及第。)手笔俊拨超越辈流科。(杜昱、张子渐、张秀明、常无名、赵居贞、贾登、那巨及第。)

开元二年,直言极谏科,(梁昇卿、袁楚客及第。)哲人奇士逸沦屠钓科,(孙逖及第。)良才异等科。(邵闰之、崔翘及第。)

五年,文史兼优科、(李昇期、康子九、达奚珣及第。)文儒异等科。(崔侃、褚庭晦及第。)

六年,博学通议科。(郑少微、萧诚及第。)

七年,文词雅丽科。(邢巨苗、晋卿、褚思光、赵良器及第。)

十二年,将帅科。(裴敦复、房自谦及第。)

十五年,武足安边科、(郑昉、樊衡及第。)高才沉沦草泽自举科。(邓景山及第。)

十七年,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吴巩及第。)

十九年,博学宏词科。(郑昉、陶翰及第。)

二十一年,多才科。(李史鱼及第。)

二十三年,王霸科、(刘璀、杜绾及第。)智谋将帅科。(张重光、崔圆、李广琛及第。)

天宝元年,文词秀逸科。(崔明允、颜真卿及第。)

六年,风雅古调科。(薛据及第。)

十三年二月,词藻宏丽科。(杨绾及第。)

大历二年,乐道安贫科。(杨膺及第。)

六年,讽谏主文科。(郑珣瑜、李益及第。)

建中元年,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姜公辅、元友直、樊泽、吕元膺及第。)文词清丽科,(奚陟、梁肃、刘公亮、郑辕、沈封、吴通玄及第。)经学优深科,(孙玭、黎逢白、季随及第。)高蹈丘园科,(张绅衡、良儒、苏哲及第。)军谋越众科,(夏侯审、平知和、郑儋、凌正、周渭、丁侁及第。)孝悌力田、闻于乡闾科。(郭黄中、崔浩、李牧及第。)

贞元元年九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韦执谊、郑利用、穆贤、杨鄬、裴复、柳公绰、归登直、李言、崔邠、郑敬、魏弘、简回、元估、徐衮及第。)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熊执易、刘简甫及第。)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许贽及第。)

四年四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崔元翰、裴次元、季彝、崔丰、史牟、陆震、柳公绰、赵参、徐弘毅、韦彭寿、邹儒立、王乃、杜伦、元易、王真及第。)清廉守节政术可称堪任县令科,(李巽及第。)孝悌力田闻于乡闾科。(张皓及第。)

十年十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裴垍、王播、朱谏、裴度、熊执易、许尧佐、徐弘毅、崔群、皇甫镈、王仲舒、许季同、仲子陵、郑士林、丘颛及第。)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朱颖及第。)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科。(张平叔、李景亮及第。)

其年四月,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稹、韦惇、独孤郁、白居易、曹景伯、韦庆复、崔绾、罗让、崔护、薛存庆、章珩、李璠、元修、萧俛、沈传师、柴宿及第。)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陈岵及第。)

三年四月,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牛僧孺、皇甫湜、李宗闵、李正封、吉弘宗、徐晦、贾练、王起、郭球、姚衮、便威及第。)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冯苞、陆旦及第。)军谋宏远材任将帅科,(樊宗师及第。)达於吏理、可使从政科。(萧睦及第。)

长庆元年十二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宠严、任琬、吕述、姚中、韦曙、李回、崔椵、崔龟从、韦正实、崔知陈、白玄锡及第。)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科,(崔郢及第。)军谋宏远材任将帅科,(吴思、李商卿及第。)博通坟典,达於教化科。(李思玄及第。)

宝历元年四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唐申、相俭、韦端、符钅予、元褒、萧敞、相鲁士、来择、赵祝、裴惲、韦繇、李昌实、严封、李涯、萧夷中、求元晦及第。)详明吏理,达于教化科,(韦正实及第。)军谋宏远,材任边将科。(裴俦、侯云章及第。)

太和二年闰三月,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裴休、裴素、李郃、南卓、李甘、杜牧、马植、郑亚、崔博、崔玙、王式、罗邵京、崔渠、韩宾、崔慎由、苗愔、韦昶、崔焕、崔谠及第。)详明吏理,达於教化科,(宋及第。)军谋宏达,堪任将帅科。(郑冠、李式及第。)

网羽世界杂志社

科学技术创新期刊

名汇期刊

科技创新与应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