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认识自己

历朝历代有哪些描写炊烟的诗作指引着游子归

2024年01月24日 热点资讯

历朝历代有哪些描写炊烟的诗作?指引着游子归家的方向

历朝历代有不少描写炊烟的诗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落雪无声,覆盖了原野阡陌,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故乡。

炊烟里最有味,有赤橙黄绿,有酸甜苦辣,有游子念念不忘的乡味;炊烟里最有声,有乡音童唱,有百戏俚曲,有娘亲声声唤儿的乳名;炊烟里看得见挂在屋檐下的斗笠草帽,墙角的锄头镰刀,几串红辣椒,一囤老玉米......

炊烟袅袅,指引着游子归家的方向!

即使身处异乡,只要炊烟袅袅升起,我们尽可把他乡作故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啊!

山深处,见炊烟又起,知有人家。

——南宋·黄机《沁园春.日过西窗》

仄径无辙迹,疏林有炊烟。

——南宋·范成大《将至叙州》

山再深、林再密,哪怕没有车辙的野径旁,只要炊烟燃起,就有好客人家。

炊烟出茆屋,碓声隔柴门。

——陆游《春日杂题》

低矮的茅屋里飘荡出暖暖的炊烟,听得见柴门外舂米的碓声,仿佛一瞬间心被打动了。

酒旗滴雨村场晚,茶灶炊烟野寺秋。

—— 陆游《山行》

村村茅屋晚炊烟,更寻村酒穿茅屋。

——元·汪斌《踏莎行.雪晴纵步》

炊烟里有轻霜有薄雪,有那“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村酒,饮尽一杯无处安放的乡愁,方才知“此心安处是吾乡”!

而今,缭绕千年的炊烟在现代文明中渐渐稀少,已至寂寂湮灭,一个个古朴的村庄在城镇化的汹涌浪潮中也行将陷落。

故乡只在我梦萦,缺少淡蓝色的炊烟,也就少了许多草木味、烟火气、人间情,我们只有在古诗词描绘的炊烟中,追忆旧时光,品味乡土情。

当代旅游期刊

当代旅游

市场周刊期刊

艺术家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