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们的养老现状分析
2023年07月25日 热点资讯
独生子女们的养老现状分析
本次两会上,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及大多委员关心的焦点。三十年前的独生子女们,现在已经面临严峻的养老考验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养老问题上都有什么样的困境?
困境一:怕的就是父母生病
陈桦已经两个星期没有睡个踏实觉了,28岁的她眉宇间透着忧愁。“妈妈一生病,我的肩膀上就添了许多压力。”陈桦苦笑着告诉记者,她是家中的独生女,尽管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但是有母亲的照顾,所以也没有给陈桦增添过多压力。可是,年前母亲在浴室里摔了一跤,把腿弄骨折了,无法自理,陈桦只能把父母接到了身边。
“这一来可把我累惨了,早上既要买菜又要送女儿去幼儿园,中午的时候还要去医院给爸爸妈妈送饭,晚上虽有丈夫替我在床前尽孝,我在家里带孩子,可是心里也还牵挂着医院。”陈桦说,本以为母亲的腿伤治好后,生活还会回到以前,但是在医院治疗的时候,母亲被确诊了糖尿病。“父母身体都这样,作为唯一的女儿,我怎能忍心、放心让她们住回进贤老家。”陈桦说,在和丈夫商量后,她决定从此把父母“带”在身边。“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会出现哪些问题谁都不知道,我就是祈祷父母千万不要生病。”陈桦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陈桦是独生女,但是她的丈夫却有兄弟,对于公婆的照顾可以稍微省些力,所以她还算“幸运”。可家住子固路的杨旸就没这么“幸运”了。31岁的杨旸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对于独子养老的烦恼算是深有体会了。
“我一年前还是个意气风发的职业女性,但是由于老人生病,如今也只能驻守家中。”杨旸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多年前去世,所以母亲一直跟着她住。可是2010年9月份的时候,杨旸母亲生病做了一次大手术,家中没有兄弟姐妹帮忙,杨旸只有向单位请了半个月的假,回家照顾母亲。“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妈妈手术后两个礼拜不到,我的公公又因为脑溢血住进了医院。”杨旸说,家里两个病人,靠婆婆一个人根本看护不来。“我和丈夫轮流守了两个通宵就吃不消了,更别提上了年纪的婆婆,这时候我们更不能把她老人家也累病了。”面对家里的状况,杨旸和丈夫商量后,就把工作辞掉了。“爸妈给了我们无忧的童年,我们说什么都要让他们的老年生活舒服些,同样的,我也要给我的孩子无忧的童年。”如今,尽管老人的身体都已康复,杨旸还是没有“复出”工作。“照顾老人就是我的工作,这甚至比任何职业都更有挑战性。”杨旸笑道。
困境二:老人“水土不服”烦恼多
今年28岁的万凌翘来自甘肃一座叫清水的小县城,她的爱人是江西赣州人。小两口毕业后在南昌打拼了6年多时间,终于在去年3月住进了3年前在红谷滩中心区按揭的那套三房两厅的新居里。
“我和爱人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前就想好了,以后要把双方父母都接到身边来尽孝。”万凌翘告诉记者,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她就打电话给了两边爸妈,希望他们都过来享福。“我爸妈因为还没退休就说等退休了再来,可他爸妈都在家闲着,一听要和我们一起住,都挺高兴,没几天就过来了。”万凌翘说,当晚她还和丈夫畅想了很久老人过来养老的美好生活。
可是,让万凌翘和丈夫没有想到的是,公公婆婆来到南昌才半个月,就从一开始的兴奋变得不爱出门,不愿交谈了。“我跟他们说了,我们单位有工作餐,只有晚饭在家吃,所以白天他们想去哪走动走动都是可以的。”万凌翘说,怕公公婆婆初来乍到不熟悉,她还和小区里几个熟悉的老人打了“招呼”,没事约上自己家的老人一起玩。
尽管如此,万凌翘的公公婆婆还是“我行我素”,依旧“宅”在家中。“他们在家里哪里是享福,简直就是保姆,把家里的床单被褥全都洗了,地板拖得都泛光了,锅都擦得锃亮的,就连家里的一个螺丝松了,他们都给拧好了。”万凌翘郁闷地告诉记者,公公婆婆除了买菜、做家务,就只有一个乐趣了,那就是接孙女放学。“小孩4点才放学,两位老人家3点就坐到学校门口去了,要不是女儿上体育课看到了他们,我们都不知道老人家这么无聊了。”万凌翘说。
住了不到两个月,两位老人家实在是呆不住了,把行李一收,说啥都要回赣州。“正好是五一长假,我们就一家人陪着老人家回赣州了。”然而,让万凌翘没有想到的是,一下火车,俩老人家就像“重生”一般,容光焕发的,走路更是一阵风。“我婆婆见到不认识的人都能唠嗑,还特别带劲。”万凌翘说,看着婆婆满口方言的唠嗑,她一下就顿悟了,老人在南昌的种种异常,全都是“水土不服”惹的祸。
“原来总以为父母在孩子身边就会过得很高兴,可是现在想来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圈,他们没办法适应一个全新的城市。”万凌翘满脸凝重的说道,“可当他们七八十岁的时候,完全不能照顾自己,那又要怎样克服这个"水土不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