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石呆子逢冤这个故意背后有什么意义
2024年01月24日 热点资讯
红楼梦中石呆子逢冤这个故意背后有什么意义?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
薛蟠被打后为了躲羞出门远游了。薛宝钗就将香菱带到蘅芜苑陪她作伴。不想才进来,平儿就赶过来找薛宝钗讨要“棒疮药”,并对薛宝钗说起了一件发生在贾府之外的惨案。
(第四十八回)平儿道:“……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得连饭也没得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一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地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石呆子逢冤被害是一件惨事,也是贾家在外横行霸道违法犯纪的缩影。更与王熙凤包揽诉讼、放高利贷等行为一起,成为被抄家的罪证和原因。
“石呆子逢冤”的故事非常重要,重要伏笔有两个。
第一,“石呆子逢冤”的故事原型出自《一捧雪》。
第十八回,贾元春点了四出戏,其中《豪宴》出自《一捧雪》。脂砚斋批语《一捧雪》伏贾家之败。
《一捧雪》是明末剧作家李玉的戏剧作品。讲述莫怀古赏识裱糊匠汤勤,与之交往,并将他推荐给权臣严世蕃。
“湘妃”就是潇湘妃子,林黛玉的外号。典出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一夫。舜帝死于苍梧之地,娥皇女英二妃寻踪而至,泪洒青竹成斑的典故。
“麋鹿”就是蕉下客,贾探春的外号。典出蕉叶覆鹿,是古代三大富贵梦之一。
石呆子被抢走的四类扇子,等同与冯渊被抢走的香菱。而贾宝玉被抢走的,就是未婚妻林黛玉和妹妹贾探春。
君笺雅侃红楼的观点,林黛玉与贾探春二女同嫁异国为王妃。芙蓉花签和杏花签体现得很清楚。
贾探春的判词图画“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暗示二女同嫁,林黛玉死后只剩贾探春。
林黛玉能够甘愿委屈出嫁的原因,就是因为贾宝玉像石呆子一样逢冤被害。林黛玉就像《姽婳词》林四娘以死酬恒王一般,用自己的牺牲酬报贾宝玉的深情和贾家的养育之恩。人参养荣丸的伏笔也就在此。
石呆子失扇子,“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等,代表贾宝玉逢冤,与林黛玉和贾探春的“失散”。后文《柳絮词》对此也做了伏笔。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发誓要在林黛玉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后,去她坟前驮碑一辈子。代表守墓余生。他说自己被癞头鼋吞了去变成大王八,就是指出家之后。
所以,贾家抄家,贾宝玉出家后,和林黛玉还有故事。石呆子的故事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重要伏笔,一定要注意。
- 上一篇:如何在短时间内炒股赚钱
- 下一篇:成语罪不容诛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