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秋爽斋一宴后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2024年01月24日 热点资讯
红楼梦中秋爽斋一宴后,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堪称是整本书最经典的章节之一,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秋爽斋一宴刘姥姥,闹出了很多笑话。随后曹雪芹详细描写秋爽斋的陈设——一如其他人的房间——揭示了贾探春的一生。远嫁去海外异国为王妃,却“日边红杏倚云栽”,侥幸生下嫡子,获得荣宠福寿无限。
这里贾母刚说了“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正说话,忽一阵风过,隐隐听得鼓乐之声。贾母问“是谁家娶亲呢?这里临街倒近。”王夫人笑着告诉她是梨香院的十二个小戏子在排练,离大街很远,哪里听得“娶亲”之声。
注意曹雪芹这种关联描写。刚写了探春房中陈设伏笔她远嫁后的一生,贾母就说到梧桐。凤栖梧桐,有凤来仪,揭示贾探春日后将要嫁作王妃的结局。而被贾母误以为“婚娶”的鼓乐之声,又适时的应景传来,结果注定戏梦一场。
《红楼梦》这类关联紧密的小细节,不外如是。
这边贾母听说,就让人吩咐叫小戏子们进园子里排练,一来她们也逛逛,二来众人也趁便听一听戏。这一段描写要注意两点。
一,梨香院小戏子是贾元春的私人戏班,贾母在家也轻易不用她们。每次都要外头请了戏班进来。
二,刘姥姥资格不够,贾母也没安排戏,但贾府有戏,也是一种当时的“高逼格”,不妨让刘姥姥见识一二贵妃的“享受”。
坐了一会子,贾母吩咐宴席在藕香榭摆放,她们要去坐一会船。还说孩子们爱干净,不喜欢人多脏了她们的屋子。这才是老人家的家常。贾母深知与孩子们的代沟,不肯做讨厌的人。
贾探春当然不能不说话,就说请还请不到老太太和姨太太。她这话就很有水平。贾母是祖母必须恭敬,薛姨妈是王夫人妹妹,尊敬姨妈就是尊敬嫡母,贾探春会来事可见一二。
这里不提藕香榭那边怎么布置,却说贾母带着众人坐船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结合前文的关联描写,就成了林黛玉的一生写照,很好地呼应了贾探春室内陈设对远嫁后的伏笔。本文将重点讲一下“留得残荷听雨声”这段故事。
(第四十回)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更助秋情。
回到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当时贾政、贾元春分别都来到这里。可见重要性。
而刘姥姥来时仲秋,不过八月末。池塘中的荷虽多败落,但仍旧还有生机,尚有斑驳的荷叶和晚开的孤零零绽放着的荷花,是谓残荷。林黛玉看到的是雨打残荷的“留得残荷听雨声”。
时间的不同,注定荷的状态不同。李商隐的“枯荷”生机尽绝。林黛玉的“残荷”一息尚存。
二,林黛玉是“莲主”,所以才掣得“芙蓉花签”。从甄英莲算起,《红楼梦》一大批与莲、蓉、菱有关的命苦人,都是以林黛玉为首的可怜人。
“留得残荷听雨声”,残荷是林黛玉的化身,除了借《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的李商隐经历影射她的命运,还代表林黛玉一息未绝,宝黛爱情此时还有一线机会。
“花溆”一边连着荷塘,一边连着蘅芜苑。花溆出自《采莲》,正是宝黛姻缘与金玉良姻对立的象征。
林黛玉认为“残荷”好,要留!薛宝钗却认为残荷不好,要“采莲”,她说“这一年可曾饶过这园子”。言外之意是有空早都该铲除残荷。就是双方立场对立的现实。
- 上一篇:空调维修空调毛细阀结霜
- 下一篇:足球解说大会给你看不一样的体育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