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好汉鲁智深慷慨仗义最后是如何圆寂
2024年01月24日 热点资讯
第一好汉鲁智深:慷慨仗义 最后是如何圆寂
花和尚鲁智深是家喻户晓的水浒名人,他慷慨仗义,古道热肠,弃前程而不顾义助金翠莲;他兄弟情深,义薄云天,舍性命而不要冒死救史进;他大智若愚,洞察世事,却富贵而不取立地成真佛。这样一位在《水浒传》中近乎完美的人物最终也以最为圆满的方式离开了纷绕的尘世,以一句“今日方知我是我”的大智慧偈语修成正果,终得圆满。然而抛开玄幻的色彩,在鲁智深近乎完美的谢幕之中,姚看江湖却发现了一些不寻常之处,写出来与诸君共研之,一起探求鲁智深的真正死因。
网络配图
第三,死于自杀
花和尚鲁智深夜宿杭州六和寺,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误以为战鼓擂动,提铲便欲迎敌,被旁人拉住,方知此乃钱塘江潮信。闻得“潮信”二字,鲁智深猛然想师父智真长老临别时的四句偈子“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笃信师父之言、深受宗教化身成佛思想影响的鲁智深,竟然就此以为自己功成圆满之日已到,虔诚之致地坐化。当时众人只以为鲁智深是戏言,唯有鲁智深本人信誓旦旦,虔诚以对,表达了必死之决心。依姚看江湖大胆推测,鲁智深很有可能像武侠小说中描述的那样,采取自断经脉一类的方法或是服食某种药物自杀身亡,以身死来追求修行的圆满。这种舍却肉身追求成佛成神的至高境界,在许多宗教中都曾出现过,也被认为是功德圆满的象征。而且这种圆满是很讲究时机的,错过了某个机缘,很可能永远都无法遇到。深受此思维影响的鲁智深,因为前面的“逢夏而擒,遇腊而执”二言都被印证,对于接下来的“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自然会深信不疑。鲁智深是一个面上不守清规戒律之小节,心中却洞悉佛法精华之大智的僧侣,他对于自己视若神明的佛法召唤坚信不疑,必然会坚决执行。一个人为了他所笃信的信念,可以做出许多超出常人想象的事情,更何况这件事情在他看来是一件至高无上的喜事。姚看江湖一点都不怀疑鲁智深舍生取义、立地成佛的决绝,唯一不能确定的是鲁智深以何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但不管怎么说,鲁智深为了自己的信仰而自杀成仁的可能性是确实存在的。更多精彩,请关注姚看江湖的天涯博客:姚看江湖
综上所述,时值壮年的鲁智深死于正常死亡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死于突发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但需要太多的巧合相配合,故概率极低;死于他人直接刺杀的可能性基本没有;死于他人暗算的可能性较大,应超过了60%;死于为追逐信仰的至高境界而实践“圆寂”偈子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如果再考虑到鲁智深主观意识中强烈的圆寂意愿,那么此种死因很有可能便是鲁智深的直接死因。
- 上一篇:健身房5种常见错误你犯过吗
- 下一篇:格力空调控制面板上制热图标旁边的小雪花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