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数据

第五伦的生平如何身居高位却一生清正

2024年02月18日 热点资讯

第五伦的生平如何?身居高位却一生清正

第五伦(生卒年不详),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时期大臣。祖先是战国时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迁徙至皇帝陵园的很多,所以以迁徙的次序作为姓氏。于新朝王莽时为郡吏,又为乡啬夫。因不满自己仕途难进,便改姓名为王伯齐(袁宏《后汉纪》作“王伯春”),久居河东,号为道士。

在蜀郡太守职位上,他鉴于郡府中的属吏从官皆多豪富,耀武扬威,竞相摆阔,致使百姓叫苦连天。于是采取果断措施,将富户出身的官吏全部裁汰,另选清贫正直之士替代,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反腐倡廉。从此,当地不正之风渐渐消停,吏治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他还认真考核每一个属吏,向上举荐了很多德才兼备者。其中不少人,后来都受到重用。如乡官云贺,曾被朝廷摧升为九江郡、沛郡太守,位居九卿一级。

第五伦一身正气,凡事秉公而行,从不曲意逢迎。

汉章帝时,外戚当权,为官者多如墙头草,随风摇摆。第五伦却屡屡上书,抨击时弊,要求抑制外戚势力。他还明确提出对外戚不能“职事以任之”,为此而多有得罪,亦不稍变。其间,第五伦的子孙们经常劝他说话办事不要太峭直,不要得罪人太多,尤其不要得罪朝中显贵。但是,他每次都“辄叱遣之”。他说:忠君爱民必须“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不然,就不是真正的忠臣孝子。

第五伦虽然身居高位,但他还有一个独到之处,那就是勇于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有一次,有人问他:“你一向尽心公事,难道就没有私情杂念了吗?”他诚恳地回答道:“有。”并且举例说:“以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逢三公选拔人才,我心里总不能忘记那个人。尽管那人最终并没有被录用,却说明我仍然有私心。再就是:我的侄子生病时,我一夜曾去看他十来次;我的儿子生病时,有一次没能去看他,竟落得彻夜未眠。若是其他人的孩子生了病,我就不可能会这样。这不说明我还有私心么?”

第五伦于章帝元和三年(86年)告老还乡,数年后去世,享年80多岁。其子孙在其清正家风影响下,亦多有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者。可见一个人的德行,立己身,传于后世。

第五伦的种种事迹,根本上在于他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即执政为民的公道之心,并用这种价值观去衡量自己的所作所为,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其内化于心,施行于外。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