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理财产品存在误区
2023年08月14日 热点资讯
老人理财产品存在误区
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会轻易相信别人的推荐。现在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业务员将目标朝向老人,面对一个理财产品他们经常会说,“爷爷您放心,这个理财产品保证保本,收益也高。”在这样的鼓动下消费者往往容易误入骗局。
点击图片进入理财消费栏目
8月30日,我国首部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出台。其中规定,银行不得误导销售金融产品,不得夸大相关产品收益等,如有违反
,消费者可提出控告。消费调查“绝对保本”有误导
许鑫在汾江路某银行存完钱后,一位客服经理热情地搭话。这位客服一边跟她拉家常,一边建议她购买一份财富双收的万能型保险,“这比存定期划算,年收益4%,定期才3%多点。”客服称该产品绝对保本,专门针对老人家,但全程未提及其中风险。
在许婆婆犹豫之际,记者查看该保险的宣传信息发现,所谓“绝对保本”并非绝对。以存两年期为例,许婆婆中途如将款项取出,需扣除相关费用,本金都无法完全取回。许婆婆犹豫再三,最终没有买保险。
区别于许婆婆购买保险遭遇的误导,家住南海平洲的冯翠老人更是冤枉。她说,去年她在平洲一银行办理定期存款时,工作人员向她介绍一款理财产品,声称收益比定期存款利息高,还有年终分红。
冯婆婆糊里糊涂便将6万元交给银行工作人员,还获得一份“赠送的保险”。数月后
,她才发现自己没有购买理财产品,而是买了一份保险,保期长达6年。如果冯婆婆提前退保,要扣去8000多元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