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不顾旧恩参与五国伐齐的原因是什么有何
2024年03月11日 热点资讯
韩国不顾旧恩参与五国伐齐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好处?
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乐毅伐齐,也被称之为五国伐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国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也即对于齐国来说,面对的是燕国、秦国、韩国、赵国、魏国这五个诸侯国的联合进攻。五国大军和齐国大军在济西一带展开了决战,结果齐军落败,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齐国都城临淄。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
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乐毅围城,三年不下。虽然最后田单成功恢复了齐国,但是,不管怎样,五国伐齐带来的重创,却让齐国从此在战国七雄中失去了声音。值得注意的是,在五国伐齐之前,齐国曾经帮助韩国抵抗魏国。那么,问题来了,齐国曾救过韩国,为何韩国却恩将仇报,选择参加五国伐齐呢?
一
《古本竹书纪年·魏纪》中记载: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
公元前342年,魏国将领穰疵在南梁(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和霍(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击退韩国将领孔夜的军队,并进一步攻打韩国。于是,难以抵挡的韩昭侯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四
最后,就马陵之战来说,在时间上爆发于公元前年342到公元前341年,彼时,韩国在位的君主是韩昭侯,齐国在位的君主是齐威王。可是,到了五国伐齐时,也即公元前284年,齐国在位的君主变成了齐湣王,而韩国在位的君主则是韩釐王。也即六十年左右的时间过去后,马陵之战的参与者几乎都已经不在了。对于当时的韩国和齐国,自然也都逐渐淡忘了这场战役。更为关键的是,在五国伐齐之前,齐国吞并了宋国。对于宋国来说,虽然不是战国七雄,却是齐国和三晋之间的重要缓冲,也即宋国存在的话,齐国暂时威胁不到韩国、魏国、赵国。可是,齐国吞并宋国之后,齐国摆明要对三晋发动攻势了。
对此,三晋之中最弱小的韩国,自然是更加担心了。于是,韩国参加乐毅伐齐,显然是一件能够理解的事情了。除了韩国,三晋之中的魏国和赵国也都出兵支持燕国进攻齐国,这说明当时的齐国,已经引起了天下诸侯的共同猜忌了,也即大家都担心齐国具有一统天下的志向。从这一角度来看,韩国参加五国伐齐,主要还是为了自保,毕竟韩国的实力不比宋国强多少,齐国既然可以消灭宋国,同样可以让韩国成为下一个宋国。
- 上一篇:揭秘关羽惨死那么他老婆又是什么下场
- 下一篇:李斯对汉字有什么影响李斯为什么是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