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发生五胡乱华的时候蒙古不南下呢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西晋发生“五胡乱华”的时候,蒙古不南下呢?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西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从西周被犬戎灭国以来,中原地区就屡屡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威胁,甚至被他们取而代之。当中原地区发生混战时,北方游牧民族往往会趁机劫掠、骚扰,致使边境地区战事频仍,烽火连天,中原王朝不得不修筑长城来防御他们。历史无数次证明,长城并未起到应有之作用,一旦中原王朝衰落、混战,游牧民族则越过长城,占领中原地区,成为本地的主人。例如,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各军阀相互攻杀,契丹崛起,独霸中原;后则是金国崛起,灭亡北宋;再后则是,蒙古崛起,攻灭金国、南宋,一统天下。
当然了,宋朝重文轻武、守内虚外,军事实力很弱,自然被游牧民族追着打,最终灭国。若是中原王朝强大,游牧民族是没戏的,就算前期占据优势,但后期依然会被中原王朝军队收拾,这是国力使然。例如,汉朝初建时,东亚霸主匈奴冒顿单于不但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迫使汉朝求和;刘邦死后,冒顿单于还写情书给吕雉,扬言要联姻;文景时期,匈奴依然犯边,前锋一度抵达长安郊外,气焰十分嚣张。但是,经过几十年奋斗,汉朝国力恢复,汉武帝直接派兵征讨匈奴,打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时代最强音,霸气十足。东汉时,班超一人经略西域,各国无不臣服。
可以说,只要中原王朝足够强大,北方游牧民族是没戏的。不过,若是爆发内战就不好说了,北方民族一般都会趁机南下,劫掠中原,甚至霸占中原。西晋王朝建立后,为了避免重蹈“曹魏覆辙”,于是封建诸侯,让宗室成员到各地充任藩王,并赋予他们军事大权。司马炎死后,惠帝司马衷继位,此人平庸无能,朝政大权落入贾南风之手。贾南风为人心狠手辣,残害忠良,并借助藩王之力来打压政敌,最终引起“八王之乱”,晋朝陷入内战。趁着中原大地混乱,匈奴、羯、氐、羗、鲜卑等五个游牧民族越过长城,灭了西晋,并继续在中原展开新一轮混战,史称“五胡乱华”。此后,中原大地分裂三百来年,直到隋文帝杨坚剿平各大割据势力,建立隋朝,中原才重新统一。
再者,西晋是诸侯王混战,明朝是朱棣与朱允炆争夺江山,国力受损程度不同
相对于朱棣“靖难之役”而言,西晋王朝的“八王之乱”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久,破坏性也更大。司马炎死后,白痴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朝政大权落入皇后贾南风之手。贾南风不但长相丑陋,而且为人歹毒,残害忠良不说,还非要拉藩王进京参与政治斗争,最终引起“八王之乱”。司马越、司马亮、司马颖等各藩王轮番上场,相互之间攻伐不断,还扶植各自代理人,西晋朝廷陷入瘫痪,全国也是一片混乱,全国精锐军事力量死于内斗,这就给“五胡”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
反观明朝“靖难之役”,持续时间4年,上百万大军在中原展开混战,按理说破坏性应该很大,其实不然。纵观“靖难之役”全过程,主要是朝廷军队与燕王朱棣军队在战斗,相互攻杀,其他各藩王则并未被卷入,尤其是驻守北方边境的藩王,虽说不帮助朝廷,但也未加入朱棣集团(宁王朱权被绑票除外),他们基本上保持中立。此外,屯驻云南的沐晟(大将沐英之子)坐拥30万大军,常年防备西南,战斗力相当强。所以,蒙古就算想南下中原,捞取便宜,估计也是有这心没这胆,毕竟大明国力摆在那里,来了等于找死,何必自讨没趣呢。
综上所述,同是出现内乱,西晋出现“五胡乱华”,蒙古却不敢南下进攻明朝,原因就在于“蒙古”与“五胡”实力不在一个档次;“八王之乱”与“靖难之役”之破坏程度也不在一个档次。所以,“五胡”有机会霸占中原,蒙古只能在草原上放牧,当观众算了。明朝后期,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攻略中原各地,掏空了大明国力,东北满清才得以顺利入关,捡了便宜。
- 上一篇:空调一插就跳闸怎么办
- 下一篇:宋襄公是他的恩人齐孝公为什么会抛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