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理财活动

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是如何造成的武将为何不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是如何造成的?武将为何不能掌握大权?

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是如何造成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因为赵匡胤在建立大宋之后,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为了避免重现乱世,稳固政权给老百姓一个太平的社会,赵匡胤因此采用了许多政策来制衡武将,从而形成了最早的“重文轻武”的思想,后世之君墨守成规丝毫不懂变通,最终导致宋朝武功不竞的局面。

吸收前朝的经验教训

唐朝中期以后,府兵制破坏了,各地节度使统帅的部队,都是招募的职业兵,于是将领们可以长期拥有大量军队,并不断扩大队伍,安禄山、史思明就因如此得以起兵反抗中央,酿成唐代有名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们竞相扩大自己的军队,唐朝中央政府反而没有强大的军队,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失去了控制节度使的能力,于是形成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连绵不断的战争,藩镇拥兵自重的需要,使军队的数量不断扩大,将帅士卒遂日益骄横,终于,拥有强大军队的朱全忠取代了唐朝。

“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赵普提出的建议是针对时势的,建议赵匡胤掌握兵权有效地防止了禁军将领发动叛变的可能性,是当时维护赵宋政权稳定所必须的。

赵匡胤的“祖宗家法”的影响

赵匡胤所立下的“祖宗家法”,产生了积极和消极这二个重大影响。

积极的一面: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使得北宋政府能够较快地铲除士族门阀地主与军阀势力的割据,消除了分裂之祸,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基本上保持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使得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轻,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的持续发展。

消极的一面:禁军厢军数量激增,赵匡胤时禁军只有有19万人,太宗时激增为35万人,真宗时又增至43万人,仁宗时猛增至82万人,,厢军数量也相应地由赵匡胤时期的18万人增至仁宗时的43万人,合计125万,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在军队中,将帅只有统兵权,而没有发兵权,兵权的控制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虽然这有效地防止了将领发动兵变,而且将领的循环调动,使他们很难有自己的腹心部队,但是造成了军队中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使得将兵疏远,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