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氏孤儿的故事能流传千古真实事件是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为什么赵氏孤儿的故事能流传千古?真实事件是怎样的?
《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被列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氏孤儿》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晋国大夫程婴偶然中陷入了赵氏的灭口事情,赵盾,赵朔父子被屠岸贾设计杀害,惨遭灭门。只剩下赵朔妻子赵庄姬即将产子,因赵庄姬是晋成公的姐姐,被带入宫中幸免遇难,并生下儿子,程婴用医疗箱将赵氏孤儿带出宫,而当时守宫门的韩厥,已经搜到婴儿,但韩厥却放过了程婴。
赵庄姬产下儿子,对外宣称生个女儿,一出生就死了,屠岸贾不相信,严令封城,各家各户搜察新生婴儿,程妻将赵孤当自己孩子上交。
程婴十分苦恼,便找到好友公孙杵臼,商量办法。公孙杵臼将程妻和孩子藏在墙壁内,而这时屠岸贾搜查到此,发现藏在墙壁的婴儿,程婴为救赵孤,便谎称藏在公孙杵臼家的孩子,就是赵氏孤儿,其实是程婴自己的孩子。屠岸杀公孙杵臼及程妻母子。
程婴因献“赵氏孤儿”有功被收为屠岸贾的门客,并让屠岸贾认下赵孤为养子。
程婴忍辱负重,背负着背信弃义,卖友求荣的骂名把赵氏孤儿养育长大。直到十五年后,魏绛从边关回朝,从程婴处了解事情真相,并与赵庄姬一起设计,诛灭屠岸贾,让赵氏孤儿认主归宗,最终报仇雪恨。
该故事取材于司马迁的《史记》的《赵世家》和《韩世家》。并在元代,由剧作家纪君祥把它改编成戏剧作品《赵氏孤儿大报仇》。并且在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将其译成话剧《中国孤儿》在欧洲上演。
可是《赵氏孤儿》的故事,只出于司马迁《史记》,而其他历史资料,如《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国语》和《吕氏春秋》,都没有关于赵氏孤儿的描述,关于赵氏之变的事情,是这样的。
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凝聚力,赵宋皇帝曾给程婴、公孙杵臼等人追封尊号,建庙祭祀,表彰忠义,歌颂信义,也扩大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影响。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更是将剧情场景直接搬到宋元时期,同时也扩大了《赵氏孤儿》故事的国际影响力,宣扬赞赏了儒家的传统道德和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