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皋身为首辅为何却非常憋屈呢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赵志皋身为首辅,为何却非常憋屈呢?
赵志皋是浙江兰溪人,成绩不算太好,四十四岁那年才中进士,五十岁才混了一个翰林编修。此时当国的张居正正因为夺情事件要杖责两位官员,赵志皋表示反对,被张居正压了下来。赵志皋见援救不成,便让史官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想要在历史上留下记录。
虽然逼着要把赵志皋赶走的人很多,但朱翊钧坚决不放他走。但如果认为朱翊钧是护着赵志皋,那就错了。朱翊钧这么干纯粹是因为此时内阁只有赵志皋一个人,他再一走内阁就没人给皇帝擦屁股了,仅此而已。
赵志皋虽然委屈,但是干活也尽心尽责,对皇帝也能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比如他请求停一些江南的织造,又因日食请求皇帝下罪己诏、停矿税,还在皇长子十六岁时请求加冠并举行大婚。皇帝对赵志皋的提议表示非常赞同,但就是不用,让赵志皋非常无可奈何。
此时明军和日军在朝鲜已经形成对峙之势,暂时谁也吃不掉谁,和谈就被提上议事日程。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赵志皋同意了兵部尚书的和谈请求。结果不久和谈失败,烽火再起,那个兵部尚书直接被砍了脑袋。赵志皋虽然没被追罪,但也是倒了血霉。
因为那些言官变本加厉地开始骂赵志皋,说他尸位素餐、误国误民。赵志皋气得发了狠:“都是阁臣,以前张居正他们强势一点,你们就跟跟屁虫似的粘着他们;我老头子好说话一点,你们就都上来欺负我吗?”
话说出去了,可没效果。言官们还是该怎么骂怎么骂。已经快八十的赵志皋经不起这么再折腾,一病不起。但是此时和日本人还没打完仗,皇帝不放他走,不仅没有同意他的退休请求,还一边重赏他一边让他回内阁干活。只要他一干活,下面那帮言官就起来骂。
就这么又苦苦支撑了四年,终于熬死了丰臣秀吉,赶跑了倭寇,而赵志皋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这位七十七岁的老人终于倒在了内阁之中。在赵志皋弥留之际,他还请求皇帝早日立太子以定国本,并且要废除矿税等弊政。
人们都觉得宰相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是有多么风光,可谁又曾想过在风光下隐藏着多少辛酸。赵志皋的人生悲剧不仅仅是其性格的悲剧,更是整个封建文官制度下一大批人的悲剧。
- 上一篇:在古代不管男女都留着长指甲是因为什么
- 下一篇:花洒底座是否都统一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