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的刘守光为什么敢称帝背后哪些因素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幽州的刘守光为什么敢称帝?背后哪些因素
幽州的刘守光为什么敢称帝?背后哪些因素,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此前的幽州,是刘仁恭、刘守光、刘守文父子三个人分庭抗礼的格局。
后来,他们父子三个火并得一塌糊涂,先是刘守光软禁他的父亲刘仁恭,再后来就是刘守光火并了自己的哥哥刘守文。
这种事,虽然说起来有点灭绝人伦,但是在政治舞台的绝顶争锋中,这实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最经典的就是,李世民也是逼父杀兄上位的。
但是,面对刘守光的这种建议,李存勖显然无法拒绝。
首先,如果不能和刘守光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在梁晋争霸的背景下,刘守光在背后瞎捣乱,那可真是要命的事。
其次,镇、定二州虽然一再表示看不起刘守光的为人,也表示敬重李存勖的义薄云天,但是话里话外,显然也希望李存勖接受刘守光当盟主的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刘守光取得了晋、燕、镇、定四方联盟的盟主。
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推论呢?
因为在这种推论中,没有一个主角的脑袋让驴踢过;而且也没有一个主角的选择,会看起来非常莫名其妙。整个事情的形成,也比较符合情理了。
当然了,有人会说,你这是标准的历史发明。问题是,真如传统历史所看,那刘守光的脑袋肯定就是让驴踢过了,而且整个过程,也未免太不合情理。
当然了,如果我们看历史,只是为了满足廉价的优越感,那我们不妨就相信,历史上的大人物,许多时候就是因为膨胀才失败的;甚至还可以添油加醋地继续渲染他们的膨胀。我们这样写的时候,还可以振振有词地说,这都是有史料根据的。
问题是,我觉得,我们这样看历史,和看英雄传奇没有任何差别。因为看这种历史,我实在不知道大家能学到什么。
因为这样看来看去,我们恐怕就是会为历史人物的智商、道德、能力着急,因为看这种故事,我们难免会想,如果我们穿越回去,肯定比他们强多了。
问题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与一些称霸几条街、几个村的牛人相比,真有这种自信吗?大部分人估计是没有的。
如果事情只是发展到,刘守光成晋、燕、镇、定四方盟主的阶段,我们实在不能说,刘守光有什么明显的错招。至少,不知道后来的结果,谁也不敢说刘守光一定会败。
但是刘守光取得四方联盟首脑的目的,绝不是联合大家对抗朱温,而是想借此机会,先把镇、定二州先兼并了。
镇定二州虽然是老牌军阀,但是在争霸战打到半决赛时,他显然成为晋、燕、梁三方虎视眈眈的猎物。
梁国朱温想吃下镇定,结果惹得镇定叛乱。于是偷鸡不成,反而蚀了一把米。
晋国李存勖自然也想吃下镇定,只是李存勖的吃相比较好一些。所以与镇、定的关系,还维持着表面的友好。但是,镇定显然也害怕被李存勖吃掉,所以就通过帮助燕国刘守光当盟主的方式,去压制一下李存勖。
刘守光取得了盟主的地位,难免也想趁势把镇、定先吃下去。只是吃相太难看,又把镇、定再次逼向了李存勖一边。
从这层意义上,刘守光的行为虽然是错误的、而且是失败的,但是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刘守光称帝,相当于对李存勖、王镕、王处真说,咱们组成五岳联盟,虽然有助于对抗魔教,但是把五岳联盟变成五岳派,更有助于对抗魔教。
刘守光这种要求一经提出,当时就惹得晋、镇、定三方集体反对,因为大家接受这种要求,就算能躲过被朱温兼并的命运,却有可能让刘守光一步步把他们兼并了啊!
刘守光提出这种要求,多少有点利令智昏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与晋、镇、定三方的矛盾难以调和了。
不过在当时的情景下,刘守光的这种选择,也未必完全离谱。因为当时梁国朱温的威胁太大,如果晋、镇、定敢与刘守光翻脸开战,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但是事已至此,晋、镇、定三方,自然愿意冒着被朱温捡现成便宜的危险,也不会接受刘守光这种要求。
总而言之,狼胆大虎胆小,你不怕被朱温捡了现成便宜,我们也不怕。总而言之,你敢步步进逼我们,我们就敢硬碰硬地回击你。
大家类似的行为,虽然看起来有点可笑,但是一点也不可笑。对此,只要看看民国历史上,面对列强的虎视眈眈,各地军阀大打出手就可以知道了;至于看看他们为了在内战中胜利,都不惜引狼入室就可以知道了。
刘守光一看他们不服气,就与朱温达成某种密谋,总而言之,咱们联手先打一场淘汰赛。
山西、河北几大军阀玩到这种境界,对朱温来说,那是非常巨大的好消息。因为,晋、镇、定、燕四方开战,朱温势力拥有压倒优势,趁势北上,这怎么看,也是统一天下的机会啊。
但是很不幸,朱温已过了时来天地皆同力的阶段,所以这种良机摆在面前,朱温竟然无法把握。因为此时的朱温重病在身,后来朱温虽然抱病大举北上,但是在关键时候,突然病得实在支撑不住了,于是只能撤军。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李存勖一生最危险的时刻之一,而且最后完全是靠幸运躲过了这一劫。
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听到孙策要大举进攻他,只能把一切期冀于东吴会出事,而且东吴真的出事了。
李存勖大举进攻幽州刘守光,面对朱温随时可能背后捅刀,也只能把一切期冀于朱温那里会出事,而朱温那里真的出事了。
要知道,面对梁、燕南北夹击,李存勖似乎是看不到胜算的。至少,如果不发生意外,李存勖的胜算,那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李存勖一举兼并了幽州。
当然了,李存勖兼并幽州后,整体实力,与朱温一系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好消息,依然不断传来,于是李存勖势力不断长涨,最后终于有资格和朱温一系展开大决战了。
行文至此,再说几句后话。
梁晋争霸战进入最后阶段时,李存勖依然存在巨大的危机,因为契丹崛起了。
契丹崛起后,很快成为中原王朝一百多年的噩梦,直到女真崛起,这种噩梦才算真正结束,当然了,更大的噩梦却开始了。
李存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与梁帝国展开大决战的。当然很幸运,李存勖一场豪赌,迅速灭亡梁帝国,北方统一了。
当然了,后唐时代的契丹,与后来的契丹,还是不能相比的。对此,我们只要知道两个基本事实就可以了。
耶律阿保机的弟弟,与耶律阿保机争夺皇位失败后,逃到后唐申请保护;耶律阿保机死后,耶律阿保机的长子在皇位的竞争中失败,也逃到了后唐申请保护。
相关内容的存在,本身就证明,契丹的中央集权还远没有成熟;在这种背景下,他对中原王朝的压力,自然远远弱于后来。
从某种意义上,这也算中原王朝的幸运。如果契丹的中央集权早一步完成,中原王朝处于诸侯争霸的阶段,可能会输得更难看。
- 上一篇:万历皇帝陵寝被打开诡异尸身让人大吃一惊
- 下一篇:煤气灶烧着烧着就灭了是怎么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