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帝王对唐乐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体现在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唐代帝王对唐乐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唐朝时期文化繁荣,在诗、书、画、乐等方面都涌现了大量名家,唐代历代帝王对唐乐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帝王作为统治阶级,在我国阶级社会的特权等级中,处于权利最高层。纵观中国古代音乐史,统治阶级与音乐始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是以“礼乐”文明的国家,一方面,音乐被作为政治工具,始终与礼相伴,为统治者用来稳定社会、巩固其政权统治;另一方面,又被作为统治者奢靡生活中的重要娱乐工具。
唐代音乐主要集中在宫廷、贵族、官僚之间,唐代帝王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帝王音乐世家”,其自身的善乐、好乐,同时,由于出身贵族,极其奢华享受的生活作风,从而使音乐无论是作为政治工具还是享乐工具,在他们的生活中均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又因为唐代帝王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音乐修养、音乐喜好等均有所差异,所以在唐代音乐的发展中,唐代诸皇帝所产生的历史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唐代帝王的个人音乐喜好、音乐思想、对音乐的重视程度、及所推行的音乐政策,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唐人的音乐生活、唐代音乐的整体发展。
四、促进了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唐王朝以其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唐代帝王在政治上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唐朝对外交流极其频繁。在此过程中,他们开明的音乐思想,以及对音乐的倡导和重视,都极大地促进了当时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其一,唐帝王不但完整地继承了隋“九部乐”,还在此基础上扩充为“十部乐”。这十部乐更多则是以外来音乐为主,如西凉、西域、印度、今中亚乌兹别克、新疆喀什葛尔、朝鲜、韩国等地。从整个唐代帝王的宴乐活动用乐来看,“九部乐”一直沿用其中。唐帝王对其重视,也可见他们对于外来音乐的开放态度。
其二,唐代帝王倡导献乐活动。其中包括“四夷”和“边地”所献之乐,“四夷”献乐,如睿宗时,婆罗门献乐;德宗时,南诏、骠国献乐;宪宗,高丽献乐;等等。“边地”献乐兴起于玄宗,这一时期所献之乐如《婆罗门》《伊州》《凉州》也都为外来之乐。
其三,以初、盛唐时为代表的帝王还主动吸收外来音乐,其中尤以龟兹音乐为主,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如坐部伎作品《破阵乐》《庆善乐》,其中除《庆善乐》采用西凉乐创作外,其他均以采用龟兹乐为主而创作。另外,玄宗时还将道调、法曲与胡部结合,并大大提高了胡乐在唐的地位。
其四,唐帝王在政治上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扩大了唐乐的影响力,也促进了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如日本、高丽、天竺、扶南等都与大唐交流频繁。据《旧唐书》《魏书》的记载,日本遣唐使19次来唐;高丽在唐文宗开成五年就有105名留学生归国,这才仅仅一次的数量,且仅新罗一带。可见,当时文化交流的频繁程度。当然,这期间唐王朝也有不少使者去到日本、天竺等地,使中国音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综上所述,帝王在唐乐与外来音乐的交流与融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重视下,外来音乐在唐极为盛行,在当时不仅形成了“洛阳家家学胡乐”的盛况,也使唐乐在兼收并蓄的同时,丰富了其自身的音乐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