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子立母死制是种什么样的制度有多残忍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在古代子立母死制是种什么样的制度?有多残忍?
我国古代皇位的继替大致有同姓相继和异姓相代。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公元386年,拓跋珪在母亲献明皇后和舅舅的共同帮助下,在牛川重新建立了代国,并改国号为魏,在他在临死之前,居然确立了一项十分残忍的皇位继承制度——子立母死制。
顾名思义,这项制度要求一旦有皇子被立为了皇太子,其母亲就必须被处死。为此,拓跋珪亲自下令处死了长子拓跋嗣(也就是后来的魏明元皇帝)的生母刘贵人。
拓跋嗣原本就是一个大孝子,这下子把他的心灵打击得不行,造成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后来还导致了次子清河王拓跋绍,发动叛变将亲父拓跋珪杀死,再由拓跋嗣发动宫廷政变将拓跋绍诛杀,成功登上了帝位。
虽然拓跋珪死了,但由其一手创建的子立母死制度,却因此而流传了下来,直到北魏后期才被终止。为什么,拓跋珪一定要建立这样一套残忍的、有违人伦的皇位继承制度。
按照拓跋珪自己所给出的说法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汉朝外戚干权的事情,在他一手创建的北魏也照样发生!
这种子立母死制度,给北魏后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是导致大量年轻后妃无故死亡;二是造成北魏后期皇嗣严重稀少,影响到了北魏皇室血脉的延续!很多后妃都不愿意生育,或者生育后希望是个女儿,而是个儿子,则希望其是个庸碌无能之辈。
三是使得很多皇帝的乳母或者保姆登上了政治舞台,在这项制度下,很多皇储由于缺少母亲的关怀,反而将感情寄托在乳母或保姆身上,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继位后将其奉为母后,给予了皇太后一般的待遇!
这些乳母或保母也可以像外戚一般,对北魏的朝政造成了干涉!
综上,拓跋珪所建立的这一套子立母死制度,是绝对弊大于利的,非但不能起到限制外戚干权的作用,还导致了皇嗣后继无人的窘境,所以在后期就被废除了!
- 上一篇:真空拔火罐拔多长时间
- 下一篇:碎乳胶沙发整块乳胶沙发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