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与白居易为什么能成为挚友两人是一生的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元稹与白居易为什么能成为挚友?两人是一生的“文友诗敌”
元稹是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莫逆之交、终生诗友。二人对诗歌的理解极为相近,曾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并称“元白”。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元稹和白居易大约在贞元十九年(803年)相识于京城长安,他们一同科举及第,一同入朝任职,后来又在同一年被贬,同一年生子,经历惊人的相似。更重要的是,他们志趣相投,有着同样的文学见解。所以,两人成为了挚友,在几十年的风雨人生中,真情厚谊,堪比金石。
诗人交友,免不了诗歌唱和,他们二人就更不能例外了。相识之后,无论是相聚,还是分离,两人互相以诗赠寄酬唱,从未间断。《唐才子传》说:“微之(元稹)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正如白居易自己所说的那样,两人是一生的“文友诗敌”。白居易的《答微之》一诗,就是对他们交情的最好概括: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回白尽老髭须。
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后回相见无?
两人吟着诗,泪流满面,不忍分别。品味元稹诗中的意思,白居易感到了一丝不详,“私揣其故,中心惕然”。(《祭元微之文》)
果然,两年之后,大和五年(831年)七月,元稹暴死在武昌军节度使任上,终年只有五十三岁。噩耗传到洛阳,白居易“一恸之后,万感交怀”(《祭元微之文》),再读两年前的那两首诗,睹诗思人,更是悲痛万分。
这年八月,元稹的灵柩运到洛阳,白居易亲自到灵前祭奠,在祭文里,他写道:“金石胶漆,未足为喻。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祭元微之文》)第二年七月,元稹安葬在咸阳,白居易又亲自撰写了墓志。
元稹死后,白居易对他的思念从未停止,可以说是看书想他,喝酒想他,做梦梦他。他曾在《梦微之》诗中写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稹已经去世九年了,可是每当想起这位老友,他依旧是万分沉痛,泪流不止。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 上一篇:在宋朝做盐商到底有多艰辛
- 下一篇:车前子会引起皮肤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