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朝官员的俸禄标准是怎么样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朝官员的俸禄标准是怎么样的?
还不知道:宋朝官员俸禄标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热播电视剧《清平乐》里有这样一幕:
范仲淹被贬黜时,曾经与晏殊进行过一番谈话。谈话时,范仲淹主动提到自己的俸禄,说:“我官位不高,一年的俸禄却有三十万钱。一亩中等土质的田地,丰年可得一斛粟,卖三百钱,三十万钱便是千亩田地一年收入,其中尤需天时地利人之辛勤劳力。我若不尽己责,无功而食,那我与天之螟、民之螣,有何分别啊?”
官员虽然不种田,可朝廷会给他们分配一块田地——职田。从宋真宗时期开始,宋朝恢复了职田制度,授予地方官员一定面积的职田。两京、大藩府的职田最高,有40顷,约2万多亩。就连偏远地区的小县县令,都有7顷田地,约4600多亩。官员将职田租给佃农耕种,每年坐享其成,也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宋朝的朝廷对官员很体贴,“爱屋及乌”之下,连他们的家属都照料得无微不至。官员到地方上做官,是不能携带家属的。期间,家属的赡养费和米、面、肉等生活用品,一律由国家财政承担。这样一来,官员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
最后,我们姑且以宋朝名臣包拯为例,来看他一年的收入水平吧。
嘉祐元年(1056年)12月,包拯被任命为权知开封府,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权知开封府属于副职,但由于开封府牧、尹不常置,因此包拯是事实上的开封一把手。“开封有个包青天”,说的就是包拯权知开封府期间的事情。
当年,包拯的俸禄,加上公使钱、职田收入等,约有20856两银子。此外,包拯还领到了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绵、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
包拯为什么不怕土豪劣绅?因为他比一般的富豪阔绰多了。兜里有钱,说话就是硬气。
在宋朝,像包拯这样级别的官员还有很多。高薪制度,让官员很高兴,可对国家财政形成了沉重的负担。如果经济形势欣欣向荣,倒还不是多大的问题;一旦经济形势下跌,问题就越来越大了。宋仁宗为什么要启用范仲淹实施“庆历新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国家财政囊中羞涩,快要发不起官员的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