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热点新闻

在国家危难时刻明朝的各地藩王为何没有站出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在国家危难时刻,明朝的各地藩王为何没有站出来?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史·诸王三》中,在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一系的记录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崇祯)九年秋八月,京师戒严,倡义勤王。诏切责,勒还国。事定,下部议,废为庶人,幽之凤阳。

这段记载讲的是,崇祯九年时,清军入关,当时的唐王朱聿键(南明时的隆武皇帝)自募兵马数千,然后亲自带着这些兵马,准备去北京勤王护驾。

但朱聿键的一番好心被崇祯皇帝当成了驴肝肺,还以此为由,把朱聿键废为庶人,圈禁在凤阳。

朱聿键或许是在想,国难当头时,朱家子孙应该站出来为国出力,但崇祯却害怕藩王们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心思。

因此,出头鸟朱聿键悲催了,在凤阳,他被足足圈禁了八年。

这起事件,其实是一起标志性的事件,为什么这么说?下面略作分析。

先从明朝开国之初说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前,将所有的儿子都分封在外,寄望于这些儿子们帮助大明江山戍边御敌。

从朱元璋的儿子们被分封的地点来看,朱元璋确实是这么设想的,他的儿子们,除极少数外,大多都被分封在边关城镇。

这些藩王们都被朱元璋授予一定的兵权,“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最牛的藩王,如宁王朱权,甚至“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藩王们强劲,带来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出现了“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以藩王的身份,推翻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自己坐上去了。

明朝形势都相当危急了,可崇祯防备藩王们的心思还是大于防备清军和农民起义军。

藩王们拥有的财富和实力,因为朝廷的不允许,无法转换成镇压农民起义军和抵抗清军的资源或军费。

而这笔庞大的财富,只能等着被敌人攻破城池后抢去,壮大敌人自身。

所以,我才说,唐王朱聿键在崇祯九年被圈禁事件是一起标志性事件。

因为这起事件,崇祯皇帝把藩王和宗室们这一股力量,以及他们拥有的庞大财富,全给放弃掉了。

南明时期的几位明朝皇帝,空有名号,没有财富和资源,都能凭借朱家子孙的身份,号召反清人士抵抗清朝近二十年。

如果此前被农民起义军或清朝杀掉、财富被抢的藩王们,在崇祯朝时期就能打开圈养的枷锁,他们爆发出的力量,就算能翻盘也未可知?

最终能脱颖而出的藩王,或许比崇祯皇帝更有资格延续明朝的江山社稷。

关键是,崇祯皇帝想保的是朱家江山?还是崇祯一脉的江山?

就好像明初的“靖难之役”,一个姓朱的建文帝下去了,另一个姓朱的明成祖站起来了,朱家其实一点都没亏本。

但显然,从唐王朱聿键被圈禁一事看来,崇祯皇帝选择的是崇祯一脉的江山。

结果,却是满盘皆输。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