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立下战功无数为何封赏却居于李善长之下
2024年04月01日 热点资讯
徐达立下战功无数,为何封赏却居于李善长之下呢?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赐封赏开国功臣,为何徐达只被封了一个公爵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有的人或许纳闷了,刘伯温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如同诸葛亮一样的角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事实也是如此,可为何只封了一个伯爵?刘伯温封了一个伯爵不说,而徐达身为开国第一武将虽然封了个公爵,但是却居于李善长之下,这又是为何?
先说说为什么刘伯温不是公爵
有不少人觉得刘伯温曾是元朝的官吏,所以朱元璋不敢重封他,这是纯粹的无稽之谈!
刘伯温出生于1311年,此时正值元朝中期,政治还不是那么黑暗,再加上刘伯温是个天才,过目不忘,一次性能读七行字,而且领悟性相当的高,儒学经典、阴阳五行、天文地理一读就懂,所以仅二十二岁就考中进士,二十五岁当上高安县丞。
刘伯温的元朝官吏政治生涯仅有二十二年,在这期间刘伯温当过江西行省椽史,相当于今天的省政府副秘书长;当过江浙儒学副提举,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副厅长;当过元帅府都事,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区参谋长。
刘伯温当了二十二年的官,但是从未有过一次当过一把手,刘伯温这个人又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在当官期间,他曾不断进言,但是他的进言从来不被一把手当过一回事,也因此在四十七岁那一年,刘伯温一气之下辞官归乡。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伯温并不是那种死忠于一个朝代的人,而是属于那种“择木而栖,择主而侍”的人。
刘伯温年少时曾写过一首诗,名为《公子行》:“玉勒金鞍照地光,驼裘珠帽绣文章。平明上马归来醉,他日清朝作栋梁。”诗中刘伯温的志向一览无遗,期盼着改朝换代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总结
徐达不是公爵第一很正常,但是刘伯温被封为伯爵却是相当的不正常,基本上从这里就可以预见朱元璋日后屠杀功臣的行为。徐达相当于汉朝的韩信,李善长相当于汉朝的萧何,而刘伯温则相当于汉朝的张良。
朱元璋面对刘伯温这样的有功之臣,却仅仅封了一个伯爵,而之所以封为伯爵,就是因为刘伯温过于精明。因为一个人精明,朱元璋就不肯给予与功劳等同的爵位,可见朱元璋对众臣都有着顾忌的心理,生怕众臣心里打他的主意。朱元璋这种顾忌的心理,随着一天一天过去,也一天一天严重,因此爆发了恐怖的杀戮行为,只要杀光了,就不用顾忌了。
估计这也是为什么刘伯温功成之后就一心想着身退的重要原因。但无奈的是,刘伯温到最后硬生生的被朱元璋从老家青田拉回南京,最后在朱元璋的授意下,死在政敌胡惟庸的手中,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