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生活小常识教学反思2023年6月1日
2024年04月26日 热点资讯
早已没了喋喋不休,但教室里的宝宝们,大概也是情绪各异,也许前一秒还信心十足,下一秒又焦虑不安,但转眼也能因一句笑话眉眼舒展。
今天只有两节课连在一起的一次,也算是最后一次练习强化试卷。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这样朴素的前行方式,却是许多不明白的人眼中的刻板。
前段时间,看一个UP主分析的八股文,说那是一场智力、体力、勤奋度的考核。转念一想,现在的他们正在做的准备,与那种考试也是类似的,毕竟当下的高考根本就不是会背就有用的。但若连基础知识的掌握都过不了关,所谓漂浮于上的逻辑或素养,又从何而来?
近来刷头条,看到不少批斗“大单元教学”的,我最初还是吃惊的,不过哪一次学习、培训、改革不是如此呢?
从教师个人来看,我是能接受这种改的,倒不是说这种东西究竟如何,而是我觉得若是个人角度来看,我可以尝试一下,去验证一下这样的方式。
为什么呢?
我觉得尝试着不同的方案,也就是我从不同角度去感受教学过程的差异,总不能几十年如一日,还念着几十年前的教学方案吧。倒不是说那样教出来的效果不行,我是觉得教师是需要不断前行的,这一点倒是我认可的。
所以,花样也罢,无用也罢,试试又何妨?
从别的角度看看当下的问题,反思足够,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教育究竟是什么。
想来,刚工作时,我对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相当有信心,甚至坚信自己40岁前能成为高级教师。但当现实中的我已经年近40时仍旧是一名二级教师,我却越来越深刻地明白,自己不懂的太多。
那是我没学习吗?不是,这些年我一直在积累,也一直在进步,也一直更深入地了解到其实自己不够懂。即使当下,在讲台上辅导着这群即将高考的娃,我也知道,我并不能样样都明白,还有好多没做好,还有好多没理顺的东西了。
所以,其实一次培训不理解,没赶上,也不打紧,但若内心里未曾抱着接纳的心态,估计什么样的灌入都意义不大。
思绪转回,一个刚去厕所抽完烟的烟民回归,开始用他最精神的状态与同桌讨论着试卷上的题目,我倒有点替他高兴。
当然,每一次宽慰他们的时候,也是我的一次救赎。
因为两个班同时考试,其实我一个人是没有分身术的。自然有些孩子会抄别人的作业,也有认真的娃会努力地翻地图册或复习书。不过不重要,若能收获一二,也是极好。
但与昨晚不同的是,他们居然没有一个人瞌睡!
这是件天大的喜事!
不仅如此,他们已经乖乖地知道做完选择就将答题卡涂上,而且平时不写简答的学生也努力地在那空白处疾书。
人这一生,都需要学习。然而,唯有青年,可以做到100%,加油,宝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