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农民生活常识的了解农民生活自有规划
2024年04月26日 热点资讯
河南某地近日传出禁止农民使用机械收获花生的消息,原因似乎是担心机械作业产生扬尘影响检查。这一禁令立即在网络引发争议。
治理扬尘当然无可厚非,但因噎废食、禁止花生机收,未免过于粗暴简单,更有悖于农业常识。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使用机械还是使用人力,收花生对土壤干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太干或太湿都不行,否则漏果太多、影响收成。特别是机械化收割,若不趁好天气抢收,可能导致漏果更多;若靠人工捡拾,无疑会大大增加成本。
农民的生活应该由农民自己来规划,不需多余的干预。
作为农村社区的主体,他们了解自己的土地、产业和生活方式,是最适合规划自己生活的人。干预和规划不仅会干扰农民的生活方式,还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合理的决策。农民应该有权利在自己的土地上自主经营和发展,而非受到外部力量的干预。
其次,农民的生活方式是深深融入了他们的文化和传统的,这是他们与土地和自然相互依存的结果。过度的规划和干预只会破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和不和谐。
相反,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文化传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会,让他们自己来决定自己的生活。
第三,农民自己也有能力进行规划和创新,他们并非被动地接受经济发展的影响。
事实上,许多农民已经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电商等渠道,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这种基于农民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也能够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最后,政府和社会可以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来支持农民的生活和发展。例如,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服务,改善交通和通信网络,提供技术培训和市场对接等等。这样的支持应该是基于农民的需求和自愿,而不是强迫性的规划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