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精品收藏

苏沫生活小常识书呆子是怎么形成的这个功利

2024年05月06日 热点资讯

为学,这个为字不能读第四声,而是要读第二声,或许很多人都对此嗤之以鼻,觉得我是在说废话,别急,且让我剖析剖析,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我们如今处在功利世界,人心算是比较混乱的时候了,金钱至上的观念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深入人心,结果就是,几乎什么都可以用钱去衡量,去购买。有一句笑话说的就是这样,钱可以购买天下任何之物,如果还有没有可以购买得到的,那就是你的钱不够多,可见,金钱已经猖狂到了如此的地步。这个跟为学没有一毛钱关系吧?或许你会这么问,这当然是有关系的,别急。

功利世界是怎么形成的?金钱观是如何塑造的?当然是由人引起的,而且是数量众多的人,所谓三人成虎,一个理念、一把思想、一种风气的形成,单个人是无法实现的,必须需要大数量的人的思想集合在一起,然后由思想影响到行为,那么这一种风气就逐渐形成了。那么人的思想以及理念从哪里来的呢?自然是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所处的环境所影响的,教育为主,环境为辅;一个人如果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内心非常端正,良知非常透明,那么外界环境要想污染他是比较难的;反之,如果一个人原本就被教歪了,那么即便是正向的环境想要纠正其行为也是难,反而整体环境容易被其污染带坏。

因此,单说教育吧!为(第二声)学和为(第四声)学,一个意思是做学问,一个是为了学习知识,追求的目的不同。做学问是追求本心,培养以及塑造本心,让其常然浩然之气,正向之气;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学习知识,那就舍本逐末了,须要知道,从古至今,所累积的各行各业的知识,人就算学到死也是无法穷尽的,不说学完所有学科,单单是一个学科也是够呛。打个比方,我们学习上古圣贤的学问,难道就是读完他们所著的文章就可以了吗?这样即便你能对他们的文章做到倒背如流也是没有什么用的,那些都只是外在的东西,旁枝末节的学问罢了。

因此,做教育得要摆正观念,需从做人做学问学起,不能为了背书而背书,过度追求知识的快感而没有用在己身,不能用于实际加以验证,那么只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于家于国都没甚用处。

《左传》里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通过书本学习知识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稍微花点时间就可以了,难就难在把这些知识用于实际中,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因为如今的学校,大部分人都是处在第一个阶段---学知识,学到了知识却没有去实践,那么还不如说没有学到,浪费时间。王阳明说,致良知,然后知行合一,说的就是要这样,将知道的,了解到的,学到的知识加以执行,实践,行动,融会贯通,在实际中反过来作用于学,这是做学问,为(第二声)学。

名作欣赏杂志

漫动作杂志

艺术家期刊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