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树我的生活常识系列绘本暑假过半低级快
2024年05月06日 热点资讯
文/图:小果树
孩子沉迷手机,到底有多可怕?
科学家曾发起一项调查:
他们花了10年时间,跟踪调查了100个孩子,其中有50名经常玩手机,另外50名接触不到手机。
10年之后,结局让人震惊。
在那些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当中,只有2人考上了大学。
在那些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当中,所有人都考上了大学。
其中,有16个孩子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低级快乐,狠狠拉开了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距离。
手机,用好了是资料库,用不好就是毁掉孩子的武器。
这个暑假,让孩子保持天真和好奇心,谨防沉迷手机的“低级快乐”。
家长群里有位妈妈说:
“没有玩游戏之前,孩子又乖又听话。成绩在班里也很好,老师们都夸她,这孩子真聪明啊。
可是,自从孩子迷上了游戏之后,每天回家不写作业、不想吃饭,就想先玩手机。一学期的时间,成绩直线下滑。
现在孩子天天闹着要玩,如果不给就开始抹眼泪,撒泼打滚。甚至砸东西。
哎,当初说什么也不该让他玩游戏。”
以前觉得孩子玩游戏没啥,但等到发现事情的严重性之后,后悔已然来不及。
孩子体验过游戏的快感,就很难从中走出来。
这时,如果有人阻止他,他们就像变了一个人,发脾气,大闹特闹。
这样的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当孩子沉迷于玩手机时,喊他们吃饭,
喊一声,不听;喊两声,不听;喊第三声,不情不愿地来了。
哪怕吃饭的时候,还是捧着手机,看视频。
而这时,哪怕是身边的大人想和他说会话,他也不会理。
因为沉迷手机,孩子不好好吃饭,无视长辈,忽略学习。
扼杀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扼杀了孩子的文明礼貌,扼杀了孩子的上进心!
因此,千万别让孩子沉迷手机,一旦陷入,就只能一步步沉沦。
父母一定要提前帮孩子制定好学习和阅读计划,有意义地度过假期时光。
◎以身作则,远离“低级快乐”
孩子小时候缺乏自觉能力,不要指望他能自觉远离“低级快乐”。此时就需要父母主动出击,控制好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6岁之前,父母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就算是用的话也要删掉游戏、短视频等娱乐APP;
▲6-12岁,不宜过度打压,可以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并且严肃立下使用规矩,如有违反必须接受处罚;
▲12-18岁,青春期的孩子一般自我意识较强,父母应该适当管理、酌情引导。
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过度沉迷于短视频带来的“低级快乐”,尽量避免在孩子身边大声外放视频,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
◎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孩子沉迷短视频或者游戏,可能是他没有其他有趣的事情可做,需要父母多带孩子体验不同的生活。
李玫瑾教授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一位爸爸发现上高二的儿子迷上了游戏,他没有一味制止,而是带着儿子在暑假报了一个乒乓球班。
每到周末,爸爸就要求和儿子比赛。结果为了赢爸爸,儿子不得不加倍努力练习,也渐渐摆脱掉了网络游戏。
暑假正是培养兴趣、丰富阅历的好时期,父母可以带孩子学画画、学跳舞、去运动、去旅行,甚至去干干农活、学学厨艺等等。
还可以陪着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小编推荐由小学语文课本主编崔峦,文学界名家张秋生等大咖鼎力推荐——小果树绘本《跟着课本一起读绘本》系列!秉着为孩子种下热爱“语文”种子的初心,砺学砺行,品质不变,知识更丰富,高阶帮助孩子提前阅读课本,提升语言文字能力,继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从此爱上语文。
当孩子在假期有更多精彩的活动安排后,就不会整天抱着手机了。
父母要明白科技进步也是把“双刃剑”,要带孩子去体验好的方面,摒弃坏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