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行为生活常识目标中班社会行为规则别人
2024年05月06日 热点资讯
中一班半日活动计划
时间:11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
授课教师:唐晓艳
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练习掌握嘴部的清洗擦拭和擦油护理方法,做好嘴部护理,保证嘴部健康。
指导策略:在餐后环节,一边说儿歌“小纸巾双手拿,亲亲小嘴巴”一边示范动作带领幼儿学习擦嘴方法;运用“三捧清清水,亲亲小嘴巴”“小毛巾一二一,嘴巴旁边走一圈”“香香点在嘴边上”等语言提示幼儿对嘴辱周围皮肤进行清洗、擦拭和涂油护理。
安全教育:提示幼儿擦嘴时轻轻擦,不要用力过大,避免纸巾伤到嘴部皮肤。
二、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社会:行为规则《别人的物品我不拿》
活动由来:班级幼儿出现了偷偷拿别人代币、见到别人物品掉落不帮忙捡起来反而用脚踢的事情,在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后取得了效果,但这也是所有幼儿需要学习的一项“行为规则”,因此开展本次“别人的物品我不拿”教育活动,建立幼儿的法制意识。
活动目标:
1.喜欢在戏剧游戏中体验学习“别人的物品我不拿”的行为规则。
2.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3.能体验到丢失东西时的焦急、找回物品时的高兴等不同的情绪。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体验到丢失东西时的焦急、找回物品时的高兴等不同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别人的物品我不拿”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准备:帽子、
活动过程:
(一)故事棒“小猫帽子哪去了”,引出活动。(3分钟)
1.出示故事棒,引出游戏:今天故事棒会带我们到哪个故事里面去呢?你准备好了吗?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故事棒。
(二)回忆故事,理解故事内容。(5分钟)
问题1:这个故事里有谁,在哪?发生了什么事?
问题2:小猫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小兔子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问题3:小兔子做的对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要向小兔子学习“捡到别人的物品要还给别人”
(三)回忆生活,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
问题1:你丢东西时心里怎样? 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
问题2:你拾到别人的东西时,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样?
(四)情境判断游戏“这样做对吗?”,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情境一:小明在马路边捡到顶帽子,把它交给警察叔叔。
情境二:小红在教室里看到一个印章本,没有捡起来,用脚拖着走。
教师用故事棒邀请幼儿进行情境中表演,其他幼儿进行判断。
(五)活动分享
问题:今天,你知道了什么?你以后会怎样做?
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儿捡到东西后引导他自己找失主或帮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给予鼓励表扬。
三、户外活动
(一)集体游戏
活动名称:跑酷(复习)
活动目标:
1.体验跑酷运动的乐趣。
2.练习双脚左右行进跳、撑跳、抓杠行进等基本动作。
3.能上下肢配合连续向前行进。
活动准备:跑酷器材组合
活动过程:
1.队列游戏:切断变队(两队变四队)-交换位置-交叉变队-钻山洞
2.活动准备:先运用口令活动全身各部位,再活动重点部位“指关节”“手腕”“手臂”“脚踝”,最后用“青蛙跳”热身。
3.幼儿站示范队形,教师介绍“跑酷”游戏材料,幼儿代表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
4.幼儿站成一列练习队形,每位教师指导一组跑酷器材。
要点:每次器械上只能有一个人。
5.放松游戏“走平衡木”
6.放松活动:运用坐位体前屈,放松身体,拉伸韧性。
(二)分散活动
活动材料:轮胎、蹦床、安吉游戏等材料
指导策略:教师介绍玩具和场地;幼儿选择玩具分组游戏;教师参与指导幼儿游戏,保护安全,如玩安吉游戏时要注重防护。
安全提示:在进行安吉游戏时,要先在低的器材上游戏,慢慢移向高处,游戏时在教师身边的区域游戏,保证老师能及时到位保护。
四、区域活动
名称及内容:美工区《水墨画-小雏菊》
活动目标:学习毛笔的执笔、蘸墨、舔笔等方法;体验水墨晕染画的画法及乐趣。
材料投放:水墨画用具材料;水粉纸;宣纸
指导策略:示范水墨画小雏菊的画法;一对一动作指导
名称及内容:图书区《中一班的鱼缸》
活动目标:学习用图画和符号表征班级鱼缸及里面发生的故事。
投放材料:表征记录表;笔
指导策略:运用任务卡激发幼儿参与表征活动;师幼一对一倾听。
五、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