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叉车维修广州叉车司机年入百万他是这样
2024年05月11日 热点资讯
作为一名普通的是叉车司机,45岁通过奋斗达到年入百万,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生活在番禺的叉车老师傅。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潘师傅的奋斗之路。
潘老师傅与我们公司有业务往来,但仅限于叉车人员新报和复审业务。虽然与他认识很长一段时间,但每次都是客套几句后,他便急冲冲的离开。对他只有很零碎的认识,觉得他是一个做事认真勤劳,为人随和,却有点不修边幅,总之就是给人一个老番禺的感觉。
昨天潘师傅为了送一个叉车证年审人员的照片来回公司走了三趟。主要是现在年审资料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照片的尺寸和质量要求很高,稍有不符合要求都会被退下来。而潘师傅就是为了这简单的年审资料白白走了这三趟。
六月的天气谁也摸不透,刚刚还晴空万里,突然就来一场倾盘大雨。老潘停在公司门口抽着烟等雨小点再离开。
我好奇地向老潘问道:“潘师傅,你是做哪行的?在厂里面的吗?”因为他经常就是凉鞋搭西裤,我之前提过的不修边幅。
潘师傅回答说:“不是不是,我之前是做叉车培训的,十多年前就开始收学员教叉车,现在叉车培训行业不好做啊,考试要求规范操作,不像以前我们学好技术就行。如果遇到些笨点的学员,教十多遍都不懂的,油费成本又高,车辆维修成本又高,总之培训的钱越来越不好赚。”
我赞同说道:“那你还是我们的老行尊哦。”培训这行赚的是辛苦钱,别人看不到你的成本,只会认为你费用贵。
“那你现在做什么的?经常送人来考叉车证、年审的?”
潘师傅说:“这些都是之前积累下来的客户,大家熟了成了朋友,年审之类的还是找我的帮帮手。而我现在是做出租叉车的,把车放在路边,别人需要叉货就找我。”说完他又深深地抽了一口烟。
“这个出租叉车的比进厂好攒钱,但也应该多不了多少吧,毕竟是有需求别人才联系你,没有业务叉车还得摆在一边”。我边开玩笑边问道。
老潘又抽了一口烟说:“当然比进厂好,因为叉车是我的,所以没有什么成本。我平时就把车放在工地上。”
“那车是租给他们用?他们自己操作吗?”
老潘有点傲骄地说:“叉车还是我们自己开,我一共有6台车(同时手上做出一个六的手势),放在不同的工地上。你们可能不知道,在番禺万博那边的工地,我做了十多年,那边还是不断有新项目出现,所以真不愁没有工作的。”
我有点不理解,平时听过来报名的学员,都是在工厂、物流仓库和港口码头找叉车工作的较多,还真没有听说过工厂有叉车需求。
“那需要卸什么货呀?”我又追问一句。
“地砖、门窗、钢筋、电线等等都有的”说完他又不自觉的点起一根烟。
“你6台车,是不是要招6个人了吗?请6个人成本也是挺高的”我继续好奇问道,反正都已经聊上了,就看看他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潘师傅说:“用不着请那么多人,就我和儿子俩做。别人需要的时候才打电话给我。一台叉车一年大约赚20W左右啦。”
我一听,吓了一跳。算一算,一年6台叉车,不是100W左右。“有这么好赚的吗?”这时我就不大相信了。
“叉一台电梯,大约1500-2000元左右。一台电梯几十万,他们花这一千多还是愿意的。”总之只要你愿意干,无论什么时候接到电话就开工,钱还是能赚到的。至于一年赚100万还是多少就没有认真计算过,但收入总比进工厂要好很多,现在老是听到一些刚刚考了证的人就在抱怨叉车工作难,工厂不招新手等等。干这行是要磨出技术来,慢慢来急不来的。
“不过今年不行了。很多工地都没活干了”潘师傅说道。
“受疫情影响吗?今年经济都受疫情影响呀。但现在复工了,应该好起来了,出台了相关政策,也继续支持发展基建项目”。
潘师傅摇摇头,把烟抽完后说,年轻人好好干啊,有想法就去试一试,说完就走了。
故事说到这里也就说完了。叉车工年入百万不是无可能的,实实在在的例子。但当然年入百万也不是一步登天的,潘师傅都是从积累资本开始,慢慢从一台叉车到六台叉车做起来的。所以,别人的致富方式可以参考,但不能复制。
2020年是特别辛苦的一年,让我们一起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