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痛针灸双手握拳撑住桌延竟能化解肩颈痛
2023年08月22日 热点资讯
肩颈痛针灸 双手握拳撑住桌延竟能化解肩颈痛
一、肩颈痛针灸
在安静温馨的治疗室内,医生在患者的背部治疗巾上喷洒酒精,然后点燃,于是腾起了一条条火龙,医生适时扑灭火苗,给以手法治疗。这样周而复始,整个治疗过程简直像艺术表演!20分钟,全程治疗结束,患者直说后背温热感传遍全身,顿有气血通畅、神清气爽之感。这便是正在进行的独特的火龙灸治疗。
“火龙灸”是通过经络加温配合经皮给药、推拿、指针等手段,疏通任督二脉,从而使人体阳气充足、寒湿去除、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机体功能协调,对病者,可“扶正祛邪”,祛除疾病;无病者,可提高抗病能力,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疾病当然畏而远之。既可治疗各种虚寒、疼痛、淤血,如体寒怕冷、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痹痛、膝关节痛、背部肌肉疼痛、关节炎、痛经、腹痛、腰痛膝软、耳鸣头晕、尿频尿急、失眠多梦、男性阳痿、早泄、性功能减退、女性痛经、带下、月经不调、宫寒不孕、内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等病,又可进行保健调理,增强体质、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脑供血、增强体力、提高淋巴排毒的作用,最终达到养生保健、抗衰老的作用,能够使人身体健康、益寿延年。
二、身体信号提示不同类型的肩颈痛问题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颈椎是否健康?日常生活中身体发出的小信号会提示不同类型的颈椎问题。
信号一:长时低头伏案工作,感觉到头晕难受,考虑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信号二:不明原因的肩颈酸痛,手臂发麻,考虑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信号三:正常直行走路却常出现"跑偏"问题,考虑为脊髓型颈椎病;
信号四:经常有不明原因的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考虑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如果同时出现上述几类症状,则考虑为混合型颈椎病。
这一系列问题,都出于同一原因。现在,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后溪穴。后溪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这个穴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三、双手握拳撑住桌延竟能化解肩颈痛
头晕目眩可能是高血压,也可能是颈椎病,除了眩晕之外,颈椎病还会引起吞咽困难,行走障碍,甚至出现下肢瘫痪等情况。而且颈椎病近年来的发病年龄不断下降,年轻白领更是高发人群。治疗颈椎病要从修复筋骨着手,肾养骨,肝生筋,温肾疏肝则颈椎自然顺畅。常用于治疗舒筋活络、温肾补血的中成药。
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手是怎么放的?肯定是一手不离鼠标,一手仍在键盘上吧,保持这个姿势不动,人都变僵了。
这时,不妨灵活一点,把手解放出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这是毫不耽误时间的,因为这时候,眼睛该看什么还可以看什么。
大家可以试一下,坚持一天这样做下来,肯定到了下班的时候腰不会酸、脖子不会累,眼睛在很大程度上能得到缓解。每天坚持这么做下去,首先是腰椎、颈椎轻松挺直,用个闹钟,每隔一个小时提醒我们揉动一下后溪穴。
不管忙到什么程度,我想这么一点时间还是能抽出来的。因为,这是能真正拯救我们健康的好方法。
四、八个动作缓解上班女人肩颈痛
颈椎操——十点十分
许多人颈椎不好,是因为一些错误的习惯性动作,比如站立时上身不挺直,耳朵和肩不在一个垂直线上。而长期伸着脖子面对电脑,也会让颈椎受伤。
远离颈椎病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是颈椎上的骨骼;第二是骨和骨之间的韧带;第三是颈部的肌肉群。很多人颈椎不适,其实不是颈椎病,准确地讲是颈部的肌肉群功能下降。这个操可帮您增加脖子后面的肌肉训练。
动作要领:抬头挺胸站立,双脚并拢或稍分开,双手侧平举,双手伸直指尖向上翘。然后双手高举到肩上15O左右的位置(像钟表里指针的十点十分位置),以感到颈部后肌群紧张为宜。然后双手从腕关节开始向下回至侧平举(回到钟表里指针的九点一刻位置),重复此动作。
提示:十点十分操会使颈部的所有肌群得到有效锻炼,利于提高颈椎的功能、改善颈椎问题。
梳头:用木梳从前额至头顶部向后部梳刷,逐渐加快。梳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划破皮肤。这样可刺激头皮神经末梢和头部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消除疲劳、强身和促进头发生长的效果,对脑力劳动者尤为重要。
脸部运动:工作间隙,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带动脸上全部肌肉以至头皮,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延缓局部各种组织器官的“老化”,使头部清醒。
咬牙切齿:“咬牙切齿”可以拉动头部肌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进而起到清醒大脑、增强记忆的功效。
摇头晃脑:而颈部由颈椎关节、血管、肌肉韧带等组成,摇头晃脑可使这些组织得到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脑部的供血,还可以减少胆固醇在颈动脉血管积沉的可能,从而有利于预防中风、高血压及颈椎病的发生。
弹脑:端坐在椅子上,两手掌心分别按两只耳朵,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弹击脑部,自己可听到咚咚声响。每日弹10~20下有解除疲劳、防头晕、强听力、治耳鸣的作用。
练眼:用眼工作时每隔半小时,远望窗外1分钟,再以紧眨双眼数次的方式休息片刻,也可作转动眼珠运动。这样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伸懒腰:当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时,肌肉组织的静脉血管就会淤积很多血液,这时伸个懒腰,便会促使全身大部分肌肉舒张或收缩。在短短数秒钟的伸懒腰动作中,很多淤滞的血液被赶回心脏,这就可以大大增加循环血液的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 上一篇:桂圆肉的吃法介绍
- 下一篇: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