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两会焦点

大唐马球世界杯唐朝的奥运会马球唐玄宗亲自

2024年05月21日 热点资讯

公元709年,长安梨园内正在举行一场大唐皇家与吐蕃使团的马球友谊对抗赛,远远望去,观众席上时不时会传来欢呼声,场边还有鼓乐手击鼓与奏乐,以壮声势。不过比赛在刚开始的第一阶段,吐蕃人便占尽场上优势,几个回合下来,吐蕃使团队始终领先着大唐。

彼时,面对球场上一边倒态势,那个刚满二十四岁的马球高手李隆基(时为临淄王)临危受命,他带着虢王李邕、驸马杨慎交、武延秀迎战吐蕃使团十人。只见李隆基“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凭借着精湛的球技和强大的攻势,把吐蕃队甩在了后面。

比赛结束后,大唐皇家马球队和临淄王李隆基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惊叫和掌声,场边的唐中宗龙心大悦,立马“赐强明绢数百段”。学士沈佺期还当场献诗,描述当时精彩热闹的场景:“宛转萦香骑,飘飖拂画球。俯身迎未落,回辔逐傍流。”

在这场比赛之后,长安城内人人都唱起了一首民谣:“三郎少时衣不整,迷恋马球忘回宫。”“三郎”正是李隆基的小名。一个小小的马球,投射出的是唐代自信开放的气质,那时的长安城,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马球痴迷若狂。

马球,又叫“击鞠”、“打球”、“波罗球”(Polo),一种骑在马上持杖击球的集体性竞技比赛。所用的球称为“鞠”,有拳头大小,有木制和皮制两种;球杖称“球杆”或“鞠杖”,一般是用竹木精制而成。球场面积比现在的足球场要大很多,球场设有球门,亦称“画门”。

唐朝人打马球也是分成两队,每队或者十人,或者九人,或者四五人,或者超过十人。当时虽然球场很大,但是球门极小,其实就是把一块大木板竖着埋在泥地里,埋一半,留一半,木板当中挖一个直径不到半米的圆洞,马球穿过圆洞才能得分。

其实早在东汉就有马球运动,三国时期曹植的《名都篇》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之诗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马具装备得到完善,再加上蹴鞠一直非常受人们喜爱,一种独特的体育活动逐渐形成,“马球”便孕育而生。

时间来到唐朝,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辉煌发展,中国古代体育运动也在这个鼎盛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马球当然也不例外并且首当其冲。从唐太宗开始,马球运动开始受到追捧。无独有偶的是,在整个唐代王朝的21位皇帝中,竟有11位都是马球的爱好者。

最为喜欢马球的还得是唐玄宗,当登上帝位后,尽管政务繁忙,但他对打马球的兴致依然不减,时常去观看打马球比赛,大明宫东内苑里还设有球场,名为亭子殿。玄宗倡导打马球不遗余力。“管钥声随万乘游,开元球马最风流。”便是形容开元年间的打马球之风。

而且唐王朝也将马球运动作为军事训练的手段之一,处处寓演武于击球之中。马球运动能够增强军人策马控驭的技艺,锻炼身体素质,并培养灵敏机智的反应能力,有利于提高实战水平,所以备受军人的青睐。唐僖宗就曾让武将以打马球的得分高低来竞选西川节度使,

除了将军,书生也非常痴迷马球,唐代每年科举放榜之后,为了庆祝新科进士及第,还要举行著名的“月灯阁球会”。僖宗乾符四年(877年),新进士在月灯阁打球,忽然又来了一群禁军打球军将,两边居然还因为抢占球场而大大出手。

最令人惊讶的是唐代妇女也积极参加这项运动。马球本是相当男性化的运动,因为对抗性极强,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而且危险指数极高。但唐代女性却是巾帼不让须眉,亦喜打马球,在宫廷中甚至还有女子马球队,经常进行比赛。

张籍《寒食内宴二首》诗中有:“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即是记寒食节时在宫中赐食,观内廷女子打马球之事。诗人王建《宫词》中的“新调白马怕鞭声,隔门摧进打球名”之诗句,也是描写皇宫内宫女打球的情景。

马球运动,盛行于唐朝盛世,也正像这个伟大的王朝一样闪耀而蓬勃。一千多年的某个上午,在长安城的某个马球球场上,我们看到了每一位运动员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看到球员们用惊险流畅的高难度动作进球,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惊叫和掌声!热血疯狂的马球比赛,无疑是长安十二时辰中,最有激情的一幕。

广告大观

兰台内外期刊

武当杂志社

住宅与房地产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