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高尔基三傻大闹世界杯丨高尔基海燕和
2024年06月05日 热点资讯
前文说过了,下诺夫哥罗德在1932年到1990年之间的名字叫做“高尔基城”,著名作家高尔基在这座城市出生,生活,而高尔基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就是小学、中学课本上的那一篇篇需要背诵的课文,到了后来有机会读到了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后,才发现原来这个作家的人生经历是如此有趣。以前也不知道高尔基的故乡叫下诺夫哥罗德,倒是高尔基城这个名字,时不时在新闻里见过或者听过。
当真正置身这个著名作家的家乡后,发现俄罗斯人在对于名人的纪念方式上真的很简单,修建一个广场,广场中树立一座巨大的雕像,然后把这座城市的主要干道取名叫做“XX大道”,莫斯科最宽最大的路就叫列宁大道,以至于初到俄罗斯的人但凡是看到宽阔的主干道就以为这是列宁大道,但凡看到铜制的雕像就会问这是不是保尔柯察金。在下诺夫哥罗德也不例外,我们居住的酒店门口就是这座城的主干道,打开地图一查果然名叫“马克西姆高尔基大街”。距离大街不远的地方,在老街和主干道交汇的地方有一个广场,没错它就叫“马克西姆高尔基广场”,广场上矗立着高尔基的雕像,高达18米。
本来是打算拜访高尔基的故居的,但是跟着广场上的导游指示牌找了半天都没有发现故居的踪影。后来仔细一想,原来是自己太经验主义了,总以为像这样名人的故居一定会跟国内的某某名人故居一样,有精美的围栏保护,门口必定有一小窗口在售卖门票,然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队鱼贯而入。所以当我们在广场的西北角找到导游指示牌上说的高尔基故居时,颇有些震惊。毕竟眼前的只是一幢紧邻工地,看起来颇为破败的三层木质小楼,如果不是建筑上写着的铭牌,我们绝对不会认为这就是高尔基的故居。
正当我们在这座所谓的高尔基故居前一筹莫展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当地的媒体同行,一番询问后才得知。刚才看到的这座破败的建筑虽然是高尔基故居,但这是他成年后,在外出游历前居住过两年的地方。后来也一直没有专人修缮,更没有对外开放。但是在距离这个故居大概十分钟车程的地方,是下诺夫哥罗德专门修缮打造过的高尔基童年故居博物馆,那个地方可以去看看。做完这些介绍,这位同行朋友还热情地邀请我们上他的车,他可以捎我们一程。很快我们就到了这个相对精美的高尔基童年故居博物馆,有关博物馆的种种陈设就不一一细数了,因为我相信大部分都是复制品而已。倒是参观完以后,我对高尔基同志是否是无产阶级出身的问题,产生了疑问。
说到高尔基,就不能不提他的《海燕》。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没有看过他的三部曲,但是一定会背几句《海燕》。不清楚高尔基创作《海燕》的时候,是在什么地方游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会儿他绝对不在下诺夫哥罗德。因为这里除了静静的伏尔加河之外,没有狂风卷积乌云的大海,河边各种飞鸟倒是很多,但海燕确实没得一见。不过这并不妨碍我站在宏伟的契卡洛夫阶梯前心里默念“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如昨晚的德国战车,在一片哀鸿之中,十人德国完成了逆转,保留下了小组出线的希望,尽管比赛没有碾压对手,但是第一场输球后被称为“娘炮”的德国队,似乎找回了前辈的铁血精神,可能这就是德国足球恐怖的地方,你不知道他何时苏醒,也不知道就算在困局中他还能坚持多久。
今晚,跟德国人隔海而望的英格兰人又要登场了,对手是不太强的巴拿马,到底是三狮军团还是三喵军团,希望英格兰的年轻人们能证明自己……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袁理
编辑: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