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我父母的育儿观吗心理学在家庭中最孝
2024年06月06日 热点资讯
1.
昨天刷知乎,有位网友讲了她老公的事情:
网友的公公婆婆一共有三个孩子,自己的老公排行老二,有个姐姐和弟弟。
他明显感觉到自己老公不受公公婆婆的喜欢。
无论大事小事,公公婆婆总会惦记着给自己的女儿和小儿子,但是从不想着老公。
大姑子和小叔子也有样学样,总是算计老公。
本来都是自己的孩子,公婆的表现就已经够奇怪的了,可没想到老公的态度更是让人惊讶:
老公一直是不留余力的帮着公婆干活,年轻时出力,现在岁数稍大些了,就月月给公婆钱,家里出什么事了,也是老公来承担。
网友说,他完全不能理解老公的做法。
虽说老公是长子,承担责任是正确的,但是自己的老公明明是家里最不受宠的孩子,为什么老公还依旧“不计前嫌”的辛苦付出呢?
2.
我本来以为网友描述的这个问题有些夸张了:毕竟都是自己的孩子,哪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对待啊?
但是经过走访调查,我才发现,“最孝顺的子女,往往是最不受宠的”,这话一点也不假。
要知道,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均等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类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人们喜欢追求完美、令人感到愉悦的事物。
这一点用在孩子身上,同样适用:子女多的家庭中,那些长相可爱、有会说话的孩子往往很受喜爱。
因为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家长的自恋心理,给家长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依照正常逻辑来讲,这些小时候就受尽宠爱的孩子,长大后会尽心赡养老人。
然而事情多有例外,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得到最多关注的,往往不会赡养老人;
而那些留在老人身边,侍奉他们安享晚年的,是那些没有得到父母最多爱的。
可是,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
3.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父母与孩子之间不正常的亲子关系。
斯蒂芬妮说过:
“如果婴儿没有建立关系,他无法存活、如果人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给予他们身体接触,他们可能会死,另外,从身体补给的角度来看,对关系、归属感和组织的愿望是我们基本心理需求的一部分。”
由此看来,婴儿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是本能,如果这种本能不被满足,孩子往往用啼哭或者是大笑来吸引家长的关注。
等孩子稍微大一些,自己得不到相应的关爱,又不能吸引家长足够的注意,大部分孩子就开始选择用“讨好”的方式去引起父母的注意。
有位网友说,自己就是更孝顺的孩子,因为父母从小偏爱哥哥,所以她为了父母多关注她,就努力做好很多事,从小到大没有让父母操心过一件事。
等长大了,习惯使然,她依旧是家里的付出做多的人。
虽然往往吃力不讨好,但是却很难改变现状。
从网友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重男轻女”家庭中,唯一的女孩子,从小就被贴上了“没用”的标签,但是孩子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只能做更多的事来让自己的变得“有用”。
在她们眼里,爱是有条件的,需要做更多的事,才能换取更多的爱。
所以当父母老去的时候,她们往往是照顾父母最尽心的那个。
有可能仅仅是出于习惯,不愿意打破这个局面。
4.
对于这种情况,说到底就是因为父母偏心而造成的。
我希望每对父母都可以认清一点:
每个孩子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应该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
“在家庭中,最孝顺的子女,往往是最不讨父母喜欢的那个”,这句话本身就存在异议。
同时,也希望孩子可以相信自己的父母,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能仅仅是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相信父母是自己最亲的亲人,相信爱,永远不会偏心。
- END -
作者:凯爸
看完的读者,如果你赞同我的观点,记得给我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