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爷爷奶奶住一块如何育儿家庭教育爷爷奶奶带

2024年06月19日 热点资讯

在我国,爷爷奶奶带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随着二孩的放开,爷爷奶奶很可能还要多带一个孩子,无疑加重了年迈老人的负担。对比一下国外,孩子成年之后便独立了,与父母同住的现象都不多,更何况是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其实,按照我国流传下来"孝道传家远"的思想,赡养老人是儿女、孙辈应尽的义务,老人管教后辈也是理所应当。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革新,教育孩子逐渐演变为父母的"特权",可是,那些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父母,自己本身还是个"大孩子",根本不懂怎样正确处理孩子身上的问题,这时候,父母的人生经验便是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强力法宝。

援引《中国妇女》杂志进行的"双独生子女"调查问卷显示,超过70%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将孩子交由双方的父母养育,其中,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比高达71.9%,爸爸妈妈照顾仅占15.8%,剩余便是亲戚、兄弟姐妹帮忙照看。

既然,照料孩子的主体是爷爷奶奶,那么,爷爷奶奶教育孩子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毕竟,总不能任由调皮的孩子到处"捣蛋"吧?况且,幼年时期是孩子快速发育的"黄金时期",一些脑力开发、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往往也是在这个时候。由此可见,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责任还是蛮大的。

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有哪些不足之处很多年轻人有了小孩之后,依然要忙于工作,因为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时间就是效益,为了给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得不将重心放在工作上。下班之后,回到家,看到孩子蓬头垢面,不学习,还懒洋洋的看电视,心中难免有些不满。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合适的地方。

1、溺爱太多,孩子容易养成不良习惯

爷爷奶奶喜欢孩子、疼爱孩子是亲情自然流露的表现。老人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看淡了社会的功利、浮华,年迈(退休)之后,忽然有了相当多的闲暇时间,曾经,他们也同如今的儿女一样,忙于打拼事业,未能顾全家庭,于是,这种对自己儿女的愧疚感自然而然地转移到自己的孙子、孙女身上。有一种爱叫"隔代亲",当这份爱溢出时,便是"溺爱"的开始。

"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的东西应有尽有",显而易见,这是老人溺爱孩子的通常做法。在溺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因为还没有养成关心、理解他人的习惯,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也往往是最不合群的那一个。

2、唠叨太多,孩子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上了年纪,唠叨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其实,老人对儿女唠叨是有原因的,因为家庭与工作环境完全不同,老人缺乏探讨、交流问题的空间,再者,儿女回家总是匆匆忙忙,很少能够坐下来陪父母聊聊工作上、生活上的事情,老人有一种孤独感。

带孙子、孙女的时候,老人生怕孩子磕了、碰了,正是由于不放心,所以总要一遍遍叮嘱,但是,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这是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方法,一味的唠叨反而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不安和焦虑。

3、放纵太多,孩子容易建立错误的观念

孩子饮食起居无规律,睡懒觉、挑食、懒散,爷爷奶奶依然宠着、惯着,即便儿女批评孩子的时候,老人也会出面阻拦,孩子不仅没有得到必要的纠正,反而加剧了依赖心理和逃避心理。

适度的纵容可以称其为疼爱,而纵容过度,则百害而无一利,长此以往,就连孩子内心沉睡的勇气和责任感都会被恶习侵蚀。

爷爷奶奶教育孩子有哪些优势1、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内心温暖

"隔代亲"没有"功利性"。老人对孩子的疼爱,不是为了图他们长大以后孝敬自己,而是立足当下的时光。正因为对孩子没有过多的要求,所以,孩子与爷爷奶奶相处时,感到分外轻松、自在;也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有充裕的时间来陪伴自己,所以孩子会把内心的想法告诉爷爷奶奶,老人则会把小孩子当成大人一样看待,倾听、回应、尊重、认可孩子的想法。

理解和尊重如同一粒种子,悄无声息的生根发芽,让孩子的心田变得充盈和温暖。

2、对孩子的教导更加灵活

爷爷奶奶已经把自己的孩子抚养长大,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所以,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用哪种方式来引导,老人心中都有一张参照表。比如,我小时候特别嘴馋椰蓉面包,当我想吃的时候,爷爷不会立即给我买,而是要求我做完一件事情,看书、写字、打扫家务,哪一样都可以。当我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事情上时,很快就忘掉了面包的香味,但是,爱的奖励从未缺席,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温暖、幸福的时光。

温柔的语言、善意的引导、耐心的呵护,这些方面,爷爷奶奶总是比孩子爸爸妈妈做得好。有时候,孩子身上所谓的"不懂事",其实,仅仅是父母自己张贴的标签,并非孩子真的不懂事,因为用错了方法,所以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3、宽管教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不论是"隔代亲",还是"补偿心理",老人都会尽其所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爷爷奶奶常常带着孩子出去玩,一路上回答着孩子千奇百怪的提问,任由孩子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当听到一些很聪颖的想法时,爷爷奶奶会鼓励孩子亲自实践,动手去做一做,这些举动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更是呵护了孩子的创造力。

老人与年轻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何达成统一1、老人不该管的交由年轻人

成长中的孩子,其实就是矛盾的集合体,而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的方面由爷爷奶奶来把控,小的方面交给年轻人去处理就好。"不管不问"不可取,"一兜子揽过来"也不可取,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成员间的协作与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年轻人要理解老人的辛苦付出

因为家里有老人带孩子,年轻人才能一门心思用在开拓事业上。年迈的父母,本没有照顾孙子、孙女的义务,但是出于对儿女的理解、支持,以及对孙子、孙女的疼爱,所以他们才愿意把闲暇的生活替换为照料孩子的时光。年轻人要明白,保姆是一份职业,而孩子的爷爷奶奶是最亲爱的家人。

3、老人和年轻人之间多沟通,相互学习

老人和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交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互换意见。例如,孩子玩手机,是不允许玩,还是要限定一段时间?这就需要年轻人同老人提前商议好,再按照统一的口径告诉孩子。

年轻人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时常会回想起自己儿时的样子,如今,育有儿女,更能理解为人父母的辛苦,在同父母的交谈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亦是一件非常温馨的事情。

写在最后:

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十分复杂,却也异常简单,因为只需要把爱的力度把握好,把爱的方式表达好,孩子的健康成长,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爷爷奶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要发挥"隔代亲"的长处,同时也要克制溺爱、唠叨、纵容孩子的行为习惯,年轻人则要理解老人的辛苦,有时间就多回家陪陪老人、孩子。

在温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一定是个充满爱心、善意,积极向上的好孩子。

听麟箫谈育儿,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大事、小事、烦心事。关注我,育儿路上不再孤单。

赴美就医网

美国就医中介机构

安德森医院看病中介怎么样

国外医疗中介服务中心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