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育儿知识父母该如何当好孩子的数字导
2024年06月19日 热点资讯
《孩子,别玩手机了》 (美)德沃拉·海特纳 著 赵亚男 译 中信出版集团
育 儿
郑渝川
别玩手机,那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于是,在《孩子,别玩手机了》这本书中,作者阐述了在数字时代,父母应当如何当好孩子数字设备和数字生活的导师以及引路人。
作者德沃拉·海特纳是美国知名教育学家,多年致力于数字时代育儿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全书开篇即提出,如果父母已经意识到孩子“机不离身”的害处,想要改变孩子的习惯,自己就必须做好示范。
首先要了解,孩子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可以上网的屏幕,都用来做什么?归结起来,第一,“他们在消费并创造内容”。有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通过数字社区学习到的内容,其广度和深度超越了课本内容以及父母的知识面。第二,努力绕开成年人为之上网所设置的障碍。至少一部分孩子很具有数字天赋,可以很快地绕开诸如电脑、智能手机的父母控制程序,还懂得消除浏览痕迹。你很可能会对此深感担忧,但如果你能够尊重孩子这方面兴趣,进行正确引导而非粗暴打断,你的孩子更可能在长大后从事编程一类的工作,拿到超过其他多数职业的薪水。第三,孩子们很喜欢在社交媒体上花时间,包括跟人聊天、玩游戏、看新闻。
本书同时也指出,尽管孩子们看上去对手机、平板、社交软件玩得很熟练,但这种表象也带有误导性,即容易让人产生孩子们已经可以独立应对数字时代的错觉,而忽略了这样一些问题:孩子们还不懂得如何恰当地处理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孩子们认为自己选择的隐私设置是正确的,但这也是错觉;孩子们认为自己知道如何使用技术,却忽略了自己留下的数据痕迹……
因此,作者在书中表示,“孩子有悟性,而你有智慧”。做家长的要防止孩子在数字时代磕碰得头破血流,反过来又要避免过度干涉影响孩子融入时代,主动了解孩子感兴趣的社交工具、表情符号、游戏、惯用语、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作者建议,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数字设备,但必须注意向孩子说明,这并不是因为其他一些孩子已经有了某类数字设备,所以家长“有义务”为自己的孩子配备装备;同时,还应合理地设定数字设备使用的时间,比如手机、平板在孩子睡眠时间应放在父母房间保管。作者还建议,父母有必要多花时间与孩子一起探索某些数字应用,例如一起玩游戏,了解游戏的特点和沉溺性。
前面提到了数字时代的孩子,在成长期往往缺乏必要的隐私观念,大胆晒出一些事后很可能觉得不合适的个人照片。要纠正这些做法,父母应该首先更正自己的“晒娃”的举动,即父母通过社交媒体晒出孩子照片前,要主动征询孩子的同意。另外,除非关系到孩子的安全,否则一般情况下,父母不要登录孩子的社交、游戏账户进行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