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育儿达人作品父母皆祸害中的启示家长爱
2024年06月19日 热点资讯
文 | 小心育儿说(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本文约1743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
“父母皆祸害”中的启示:爱孩子,就给TA足够的尊重
网络上一些专业教育媒体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豆瓣的一个小组上,这个小组是由各个年龄层的孩子组成。他们在这个平台上互相倾诉对于父母的不满,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许多孩子都认为自己被父母深深地伤害到了内心,并且给小组起了一个让家长有些伤心的激进名字:父母皆祸害。
中国教育报微信因此展开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0%的孩子都认为“父母皆祸害”,而更多的家长也都坦然得承认自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伤害过孩子。
刘女士曾在她的网络平台上讲述了这样一段往事。
刘女士从事的行业竞争激烈,她在生产后迅速回归了工作岗位,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到深夜也是家常便饭。有一个周末难得休息,刘女士的女儿早早地起床收拾好自己,想和妈妈一起去游乐场。但是刘女士非常劳累,焦躁的情绪作用下,不由自主地训斥了女儿,骂她不懂事。然而从那以后,女儿就和刘女士产生了疏远,再也没有黏着妈妈祈求过陪伴了。
刘女士的行为其实是把工作上的压力间接的传递给了孩子,把孩子当成了自己情绪的垃圾桶,这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体现。其实亲子之间的矛盾大部分都是由于缺乏尊重引起的,很多父母并不在意孩子的感受,所以才会让伤害成为了亲子沟通的障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缺少尊重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吧。
一、父母皆祸害中的思考家长的爱浓厚深沉,但是也极具压力。很多父母认为给孩子吃得营养、穿的时髦,再把孩子送进名校就是对孩子的负责。从来不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觉得小孩子想法幼稚,只需要乖乖听话就好。
亲子之间出现了问题,孩子选择了在互联网上进行吐槽发泄,这一行为不难看出双方的沟通出现了很大问题。缺少有效沟通,彼此无法信任对方,是当下大多数家庭的缩影。归根结底,这一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孩子日渐成长,而家长并没有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二、缺少尊重的爱,对孩子意味着什么?1、没有被当成独立个体。
许多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理想的寄托,认为孩子是自己意志的传承,并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爱好选择人生规划,统统不尊重孩子的意见。
2、没有被家长完整接纳。
缺少尊重的爱,意味着家长对孩子依然存在着不满意的地方,没有完整的接纳孩子。一旦家长发现了孩子的缺点,表现出的愤怒、嘲讽、打骂、漠视等情绪,都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孩子的自尊心。
3、没有得到家长的信任。
正是由于亲子双方缺乏信任,所以才会导致了家长不尊重孩子的现象发生。许多家长总是用不信任的眼光去衡量孩子,认为孩子什么也做不好,发生问题经常先入为主地认为是孩子调皮,这就导致了孩子产生反叛的情绪,更加厌烦父母的管教。
三、尊重孩子,是家长要得满分的必修课闫玉双教授在著作《我们离尊重有多远》中提到:“对生命的尊重,其本质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由发展。
1、给孩子独立的空间。
家长应该在教育中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不要全面包办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学会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真正的爱,是做孩子的引路人和坚强后盾,而不是做孩子的掌控者。
2、保持情绪的温和。
一旦家长的情绪出现问题,孩子就会自动切换成防御的姿态,此时什么道理都是无济于事的,只会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家长保持情绪的温和,理智对待孩子的错误和失礼,让孩子在乐观包容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3、保护孩子的隐私。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的就会拥有自己的小秘密,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世界,保护孩子的隐私。不可随意翻动孩子的物品,或者对孩子的心理表现品头论足。家长的尊重能让孩子拥有安全感,从而拥有完善独立的内心。
马云曾经说过:“只有懂得尊重,能够承担责任,别人才会真正听从你,你才能拥有权威。”在亲子教育中也是如此,家长只有真诚的给予孩子尊重,耐心倾听孩子的需求,承担起为孩子引路的重任,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的信任父母,依从父母。
您是尊重孩子的家长吗?您有没有伤害过自己的孩子?欢迎各位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
我是一名3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如果您对“育儿知识”感兴趣,请关注我@小心育儿说 会持续为大家提供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