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世界杯武大从女队陪练到短道速滑一哥武
2024年06月19日 热点资讯
2月5日,中国短道速滑队队长武大靖带领“中国短道速滑天团”为中国获得短道速滑混双接力赛项目上的首金,在1000米比赛中,武大靖和任子威同时参赛,在决赛中,武大靖体力不支的时候竟然弃选择金牌的争夺,为队友任子威让路,让他先走,这种在集体荣誉面前,舍私利,顾大局的精神,完美展现了中国健儿的风彩。
然而这样的武大靖,他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武大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10岁开始学习滑冰,从小就被老师说”没天赋“,刚开始学习滑冰时,一天摔倒107次,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就在第108次站起来继续滑冰。年幼的武大靖每天凌晨4点起床在零下30度的冰场训练滑冰,13岁在异地他乡几年都见不到父母回不了家,所有时间都泡在训练馆里训练,16岁武大靖被选入国家队,却只是女队的一名陪练员,和女队员相比他长距离拼不周洋,短距离敌不过范可新,做为一个男孩子天天被女孩过,武大靖内心深受打击,但他没有放弃,反而更刻苦训练,那双因为长期穿冰鞋而磨的变形的脚和无数个世界冠军武大靖通过不懈拼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伟大。
其实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或都有”过人之处“者,都是通过后天不懈的努力才获得一定成就的。家喻户晓的一代儒臣曾国藩从小读书很笨,别人几个小时能背会的文章,他几天都背不会。还有"摇滚教父"黄家驹,刚开始参加乐队时,他吉它水平很差经常遭人羞辱,于是他苦练吉它,手指被琴弦磨得出血了还在练。然而不管是曾国藩还是黄家驹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成为了在一定领域里屈指可数的大家。
对于一些有特殊“天赋”的人,的确定可能成功起来比一般人容易些,但是“天赋”只是他们成功的加分项并非决定因素。 最近被刷屏的谷爱凌就是一个天才+努力型的运动员。人们都感叹于她的天赋,8岁起参加各种滑雪比赛共获得40余枚金牌,此次奥运会年仅18岁的谷爱凌更是取得了6个冠军的骄人成绩。而这些成绩的背后却是无数次的努力付出和汗水,13岁时谷爱凌因发高烧浑身疼在妈妈怀中痛哭,而第二天任然带病去参加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在训练时摔成脑震荡,伤好后坚持训练,训练场上她一直都是走的最晚的那个。为备战奥运每周跑半马,每天锻炼4小时。平时除了训练、比赛,谷爱凌还要学习文化课,因为训练耽误了课程,在训练结束后补课,最终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这些成绩光靠天赋,和优秀的基因是不能达到,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天赋。
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童星出身的他,没有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域”,而是选择了运动员这条艰辛之路,苏翊鸣的父母是滑雪发烧友,小翊鸣4岁时就跟父母开始学滑雪,由于很有天赋他进步很快,学习滑雪和第二年就可以做一些翻板等高难度动作了,还经为常和大人比赛,并且一点都不畏惧。虽天赋过人,苏翊鸣在训练队里的刻苦是有名的,他曾一周用坏过4个雪板。7岁时大腿骨折,躺在病床上的苏翊鸣,没有被病痛吓倒,而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超人的毅力,苏翊鸣在18岁这样的年龄就站在了单板滑雪项目的顶尖。
不管是谷爱凌还是苏翊鸣,他们的相同点都是很有“天赋”的人,从小就展现出高于常人的优秀物质,这使他们比一般人相对容易成功些,然而我觉得他们不仅仅只有天赋,更要的是他们有超乎常人的毅力以及对一件事物的热爱和坚持,还有永不放弃的拼博精神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此是不懈的拼博激发了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天赋”,让“天赋”耀眼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因此“天赋”只是一个“助推器”,不管你没有没所谓“天赋”,只要努力奋斗,永不放弃,一样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