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注射配合药物治疗育儿
2023年09月06日 热点资讯
小儿遗尿症的穴位注射配合药物治疗育儿
笔者自1993~2003年,诊治小儿遗尿症50例,现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分三个阶段:年龄3~5岁22例,6~9岁20例,10岁以上8例。
1.2方法
采用穴位注射配合药物治疗,穴位注射前均作普鲁卡因皮试,阴性者用。取含量为0.5%~1%普鲁卡因溶液,用4号针头在中极、三阴交两穴各注0.2~0.5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备注:注射后有轻度疼痛或当天发热,可不必处理。)根据中医辨症可选用下面两方。方一:益智仁、茯苓、泽泻、白术、白蔹、白芍、栀子。方二:党参、北沙参、白术、生地、覆盆子、桑螵蛸、黄芪、当归、菖蒲、远志、牡蛎、枸杞子、鸡内金。两方均水煎服,加水500ml浓煎,药汁约30~100ml左右,1日2次。方一用于遗尿属湿热者,其他遗尿者均可选用方二。
1.3标准与结果
穴位注射配合药物调理后,遗尿时能自醒共38例;遗尿次数减少,小便量增加,并能唤醒好转10例;同法治疗后,遗尿次数同前,症状改善不明显为无效,共2例。
2病案介绍
患儿,女,8岁,于5岁患水痘后出现遗尿,每晚2~3次,白天活动过度,气候变化,以及晚上睡前喝水均可致遗尿加剧。症见:患儿面色少华,神疲乏力、不能唤醒,盗汗,舌苔厚白,舌质红,脉细数。症属阴虚内热、肾阴亏耗膀胱不约。治宜滋阴生津、益肾开窍,予以二方配合穴位注射。取中极、三阴交两穴。普鲁卡因含量为0.5%,每穴注射0.5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中药选用,党参9g,沙参9g,白术9g,生地9g,覆盆子6g,桑螵蛸6g,黄芪15g,当归9g,菖蒲6g,远志6g,五味子6g,枸杞9g,鸡内金6g。服药治疗后,遗尿次数减少2~3次。寐能自配。继用二方,症状基本控制。
- 上一篇:春季如何预防宝宝过敏?育儿
- 下一篇:女性饮用普洱茶可美容美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