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岭镇维修各种家用电器广西武宣县和律村稳
2024年07月31日 热点资讯
7月15日,走进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一个个标准化钢管种植大棚整齐列阵,望不到边。尽管连日来陆续下雨,可大棚内却又是另外一番生机勃发的景象。
眼下正是甜瓜上市、抢收抢种的关键时节,在桐岭镇“瓜果飘香”现代农业示范区,这厢,工人们从地里摘下金灿灿的甜瓜,进行装箱打包,准备发往国内外市场;那厢,在现代化自动喷淋系统浇灌下,新一季甜瓜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
喷灌浇水、视频监控、网上销售……在可靠电力保障下,和律村依靠科技手段发展甜瓜种植等特色产业,一改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传统面貌,走出了一条技术化、职业化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哗哗啦啦——”在桐岭镇和律村农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和着雨水敲击大棚发出的清脆声响,合作社常务副社长陈小莉和几个工人有说有笑、手脚麻利地采收甜瓜。他们脚下的七八个编织篮里,色泽金黄、5斤重左右的甜瓜已推成一座座小山,香气扑鼻,十分诱人。
“这段时间因为下雨打雷,我们的抽水机被雷电打坏了,供电师傅帮了大忙。”陈小莉说,丰收在即,没想到抽水机却坏了,大家都特别着急,因为不及时维修的话,会直接影响甜瓜的品质和销售。他们马上联系师傅维修。上门服务的南方电网广西来宾武宣桐岭供电所员工还对抽水专用变压器、配电线路、电机、开关等电器设备进行了专业的安全检查,电机很快转动起来,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
连日的雨天没有影响大伙采收的好心情。陈小莉笑着说:“现在我们每天在网上接到一两百件甜瓜订单,这一季的瓜,熟一批摘一批,根本不够卖,腾出来的大棚又开始种新一季的甜瓜。”从6月29日至7月14日,虽然雨水断断续续下不停,但这半个月里,陆续成熟的20万斤甜瓜已销售一空,平均价格比去年上涨5毛钱,因为供不应求,断档了好几天,良好势头让陈小莉心里乐开了花。
“今年雨水特别多,但我们种植基地没有因为打雷下雨停过电。”陈小莉很高兴,合作社今年第一季甜瓜在风雨中迎来了丰收。
“不管是浇水灌溉还是在线销售,哪样都离不开电,供电部门这几年来给予很大的支持。”陈小莉说,供电局党员服务队经常上门服务,根据现代大棚种植持续稳定供电的特点,加强对专用配电设备及供电线路的检查,确保基地用电无忧。“他们随叫随到,我们用电放心。”
靠着可靠的供电保障和先进的科技设施,桐岭镇和律村大力发展甜瓜等特色种植产业,连年获得丰收,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增收脱贫。2018年,和律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桐岭镇和律村主任李汉洪介绍说,甜瓜种植已成为和律村农户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的主导产业。“2016年前,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是零,去年底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入股的150户贫困户平均分红4300元。”
“现在我们村的甜瓜已经发展到1000多亩,大棚共有3000多个,年产值超过2700多万元,产品远销深圳、广州、湖南、上海,还卖到了越南呢。”李汉洪坚信,随着这项“甜蜜”产业的发展,一定可以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如今,和律村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武宣县“瓜果飘香”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广西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和律村与全镇的4家甜瓜种植合作社牵手成立协会,逐步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轨道,直接带动200多户农户就业务工。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为做好供电保障,我们根据合作社基地的发展规划,提前介入,规划建设电网,保障桐岭镇甜瓜产业及观光种植业的用电负荷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南方电网广西来宾武宣供电局计划建设部主任曾银介绍,截至2018年底,该局共投入电网建设资金350万元对和律村农网升级改造,全面满足了种植基地的生产用电需求。目前,该局完成农网建设资金2.48亿元,投产了一批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包括桐岭镇在内的武宣县各乡镇供电可靠性得到有力提升。(陈钦荣 马华斌 何正华 谭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