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买房买车

济南琴房隔音装修山东高校宝藏图书馆走进山

2024年08月13日 热点资讯

编者按:徜徉书海,体验古风新韵,穿越时空,感受千年文脉。在第29个世界图书日到来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山东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推出“书香致远·走进山东高校宝藏图书馆”系列报道,揭开藏在山东高校图书馆里的秘密,在一座座特色图书馆中感受欧阳修的“至哉天下乐”。

文/片 记者 尹明亮 王凯 济南报道

“走进学校图书馆,如同走进了一片艺术的海洋。”在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学校国际艺术交流学院2020级学生张榕处处感受着一份艺术的气息。这里是山东省艺术文献的收藏中心之一,从古到今,从海外到海内,有书、有画、有音乐,这里是书的世界,更是一个艺术的宝库。

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是省内收录各种音乐曲谱最全的图书馆之一。

艺术书籍50多万册

古今中外艺术在这里相聚

穿行于图书馆的书架间,作为一位图书馆志愿者,张榕也被这里的馆藏吸引其中。在图书馆阅览大厅,几部大部头的艺术类丛书便占了一面墙,其中一部《宋画全集》收编了海内外宋画精品1500余件。

“说起艺术类的图书馆藏,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在省内算是有一定江湖地位的。”在学校古籍阅览室,拿出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刻本的《乐律全书》,馆长于聪小心翼翼,这套图书室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对研究明代民间音乐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馆藏的一千六百余种古籍中,有子部艺术类乐谱2种,子部艺术类音乐之属10种、书画之属119种、篆刻之属28种、法帖之属10种、戏曲曲艺类100种,经部乐类1种,史部金石类29种。”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情报咨询部主任赵喆介绍,对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来说,这些并不是最主要的收藏。

“学校现有藏书98万册,其中大约52万册都是艺术类的图书,音乐、美术、设计、舞蹈、戏曲等艺术专业图书资料都非常齐全,图书来自古今中外,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综合性艺术文化资源。”于聪说,这些还不包括学校的音乐、美术、古籍文献等13个电子资源数据库。

掩映在一片绿树中,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图书馆几乎每天都沉浸在两侧琴房传来的悠扬琴声中。这栋不太起眼的红色小楼却有着学校图书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收藏,这里大概是省内收录各种曲谱最全的图书馆之一了。

一套匈牙利出版的《李斯特钢琴全集》摆在书架上,这是最受钢琴专业同学欢迎的原版图书之一。“世界知名音乐家的曲谱在这里都能找到。”管理员吕晓葵言语间流露出一份自豪,仅钢琴曲谱便摆满了这里的数排书架。

“中国歌曲2889种8850册,键盘乐3405种9972册,民族器乐1921种6291册,对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这个地方真是离不开的,这个看似地方不大的书库却滋养着山东艺术学院一代代的音乐人。”吕晓葵说。

山东艺术学院一张图书借阅卡上有老艺术家关友声的借阅记录。

一本书见证传承

书中也有艺术大师的影子

在图书馆艺术书库,一种叫做《宋花临习·花卉》的图书是过去一年借阅最多的图书之一,一年被借阅超百次。

在这里,许身玉编著的《经典国画临摹实技·人物篇·贰》、唐鸣岳等主编的《蓬“壁”生辉:壁画实验教学》等图书都是登上图书馆借阅榜的图书。

一本本图书连起了许许多多进出这个书库的素不相识的老师和同学。

“这里艺术类图书最为集中,图书不仅连接了相互认识或不认识的同学,也连接了过去和现在,每一本图书都是一个传承。”艺术书库图书管理员王燕说。

在艺术书库,很多图书中都留下了艺术大师的影子。在很多已经泛黄的图书中,还留着曾经的借阅卡,半个世纪前曾经读过这些书的人,如今都已经是一个个让人景仰的艺术大师。

一本叫做《齐白石画法与欣赏》的图书已经挂满了岁月的痕迹,借阅卡上记录着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借书人,其中第六位借阅者便是关友声,这位诞生于1906年的艺术大师被认为是山东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在一本《摄影艺术选集》的借阅卡上,著名工艺美术家、艺术教育家张一民是第三位借阅者,著名画家蔡玉水则是图书的第二十位借阅者,这是两代艺术大家的传承。

在一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傅山画集》借阅卡上,于希宁先生在1974年12月27日的借阅记录依然清晰,这位兼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艺术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这本当年价值7.5元的画集已经不知陪伴了多少莘莘学子。

如今,于希宁先生捐赠的书画作品静静地陈列在学校的于希宁绘画艺术纪念馆里,教育着一代代的后来人。

来自世界各地的黑胶唱片也是山东艺术学院非常重要的馆藏之一。

艺术不仅在书中

一石、一物、一画皆是“书”

从一本本书法集、一套套画集到一件件摆设、一件件文物,在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艺术从书中溢出,弥漫于整座建筑。

一本《云冈石窟佛造像典藏卷》摆放在阅览室,翻开硕大的图书,戴上3D眼镜,一座座立体的云冈石窟佛造像呈现在眼前。

在古籍阅览室,千余片黑胶唱片陈列于架上,唱片依旧如新,早已发黄的外包装袋和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字讲述着它们的故事。“相对于纸质的乐谱,这些黑胶唱片对于学习研究音乐的师生来说,同样都是宝贵的财富,它们来自世界各地,跨越百年,一张唱片也是一本书。”于聪说。

在一楼的山东年画雕版博物馆,一块块雕版堆放于架上,也恰似一册册厚重的木质书本。

“这算得上是国内最丰富的年画雕版收藏了,这每一块雕版都是一本‘书’,记录着我们的历史、记录着民族的文化、记录着艺术的传承。”在年画雕版博物馆,馆长吴军介绍。

在山东艺术学院,汉画像石博物馆、剪纸艺术博物馆……它们也都是这一栋图书馆这栋造型独特的建筑的一部分。

“轻如一幅薄薄的剪纸,重如数吨的汉画像石,这都是一本本特别的‘书’,对于师生们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从博物馆出来,回到办公室的于聪依然对学校的这些收藏如数家珍,图书馆已经将这些各种各样的“书”数字化,呈现在了互联网上,这便是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历时十多年打造的“齐鲁文献资源数据库”。

数据库包括了山东民间剪纸数据库、山东汉画像石数据库、于希宁艺术数据库、兰瑛手稿数据库、山东传统音乐数据库、山东传统舞蹈数据库、年画数据库等等,共有元数据16000余条。

“艺术不仅仅在于书中,这是一个线上的艺术宝库,从每条数据中都能读出不一样的历史和文化。”于聪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新美域期刊

河南农业

现代营销

汽车博览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