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琪养花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一
2024年08月20日 热点资讯
你好,欢迎来到春妮妈妈读书时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却日有所亏。每天进步一点点,阅读带来大改变。
今天为大家分享《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这本书是由英国权威家庭心理健康机构塔维斯托克诊所出版的亲子互动必读《圣经》,是”了解你的孩子”系列丛书的第二本,另外三本分别是《0——2岁宝宝想表达什么?》《6——9岁孩子为何喜欢装大人?》《10——14岁青少年,你在想什么?》。因为我女儿春妮现在正值五岁,所以拿到这套书以后就迫不及待的先读了第二本《3——5岁幼儿为什么问个不停?》,有机会的话,其他三本也会一一为大家解读。
塔维斯托克诊所1920年成立,以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推动和训练心理治疗师的贡献享誉全球。
目前,它已经成为英国最大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培训机构。
”塔维斯托克诊所·了解你的孩子”系列丛书,由一群在塔维斯托克诊所受训过的临床工作者或督导执笔,他们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与反思,提出了对于婴幼儿的心智世界以及亲子关系的独到见解。
这套书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内在的发展变化规律。理解了这些规律,父母心里有了底气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担心。孩子每天都在玩儿游戏,游戏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他们会一天到晚问个不停?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儿为什么也喜欢玩儿过家家?家长要不要干涉引导?孩子问有关生死的问题该怎么回答?孩子出现恋父或者恋母情结该怎么办?……如果缺乏相关的知识,就很容易引起父母的紧张,甚至是灾难化的想象:这会不会是某种疾病的早期征兆?会不会耽误孩子的未来发展?我应该做点儿什么,以便及时干预这些”问题”?以上这些问题,这套书都会一一为您解答。
最近这些年,随着原生家庭这个说法的流行,年轻的父母对育儿这件事普遍感到紧张。
有时,我们会听到一些夸张的”提前教育”——教幼儿园小朋友学习小学高年级的知识,所需的思维能力远远超出了小朋友的年龄认知水平,他不可能真正掌握,除了死记硬背,别无他法,如果看过这套书就不会犯这种错误。
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他们真正需要的事,而不是我们自认为必要的事。
父母为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套书可以改变你们家庭的互动模式。
当婴儿渐渐长大,父母也必须不断适应婴儿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层层挑战。有些父母会因为孩子的日渐独立而如释重负,并重新找回自己的立足点;有些则会发现随着婴儿的成长自己处在难以忍受的失落中;另有一些父母则无视孩子的变化,而继续沉溺在彼此牵绊的情感依恋中。
”从来就没有单纯的婴儿这回事。”温尼科特说。
这句话从本质上揭示了育儿的挑战和魅力所在。
想要理解他们的小脑瓜里千变万化的思想,予以恰当的应对,是一项高难度的挑战。塔维斯托克的这套书出色的完成了这个挑战。
常常有人问:”要怎么培养一个理想的孩子?”其实就像养花,重要的是认识它的内在规律。你嫌他长得慢或者不是你要的样子,但你永远不能替它生长。你无法控制一朵花长大,到什么时间开花。他有自己的节奏,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适宜的环境、光照和水分,然后就是等待。话虽如此,但等待的过程是煎熬的,而且充满自我怀疑。好在这套书可以告诉我们,这朵花正在怎样长大?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3——5岁幼儿为什么会问个不停。
有些时刻,三岁的孩子会在重压下表现得不像一个三岁的孩子,可能退缩回年纪较小的状态当中。也可能成为一个”小大人”。一会儿很依赖人,一会儿又展现出了惊人的独立性。对于正在脱离蹒跚学步期的三岁幼儿,做父母的既不能对他们抱有太大的期望,又得确保给予孩子足够的机会,让其扩展能力。在这两者之间要找到微妙的平衡点,往往是相当不容易的。
作者以严谨且迷人的方式描述着三岁孩子逐渐扩展的社交生活,包括儿童的假想游戏,更有深度的情感生活,以及正在慢慢萌芽的更为清楚的自我意识。
四到五岁的这段时间,孩子开始探索家庭以外的关系和友谊时所发生的变化。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感到无比的好奇。特别喜欢问问题,他们就跟雷达一样,仔细的从大人的每句话中找出疑问点,或者是观察身边的事物,一旦发现什么不明白,就会迫不及待的问为什么?这是因为:3——5岁孩子正在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吸引大人的注意以及好奇心作祟。
1.正在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在这个年纪,孩子们正在发展逻辑推理能力,会开始对一直深信不疑的虚构故事产生怀疑。
他们会质疑”牙仙子”是如何收集掉下来的乳牙的?”圣诞老人”又是如何带来礼物的?同时,孩子们也会将虚构的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担忧穿插在一起。
三岁大的萝丝开始询问有关圣诞老人如何爬下烟囱的细节,他一直不停地问,让他的父母感觉萝丝似乎很兴奋。但又对半夜有个陌生人会进到家里有点儿焦虑。因此,萝丝的父母便告诉他,其实圣诞老人是”虚构”的,并不会真的从烟囱里爬下来。但萝丝的反应是:”那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怎么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萝丝来说,现实状况和虚构的故事情节之间有抵触冲突,而他还无法马上放弃心里对圣诞老人会从烟囱爬下来,并带来满满一袜子礼物的信念。
2.吸引大人的注意
三岁的幼儿很喜欢通过问”为什么”来吸引大人的注意。
有时候,无止境的问题和”为什么”似乎是孩子延续对话的方式,这可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也让其他兄弟姐妹不能靠近。
孩子们会对大人”紧追不放”的问问题,尤其是在没有安全感的时候。
薇琪跟干妈出去玩了一天,干妈决定在送薇琪回家之前去拜访几位朋友,一起喝茶。当干妈告诉薇琪有关行程的变动时,他的反应是:”为什么?”然而,进一步的解释触发了更多的问题,最后干妈明白了,理性的答案并没有任何帮助。相反,干妈向薇琪保证,他妈妈知道行程的改变,妈妈会在家里等他,薇琪一回到家就会看到妈妈了。薇琪松了一口气,他其实对解释并不感兴趣,不过他紧紧抓住了干妈的注意力,直到大人了解到他怕看不到妈妈的担忧。
3.好奇心作祟
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最令人感到欣喜的地方之一,是他们对于世界无尽的好奇心。这是问问题的时期:我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怎么会……?等等。他们时常问到父母抓狂,一个四岁的孩子会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停的问,”但是,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妈妈刚开始能很认真的回答,到最后会恼怒的说:”因为就是这样,没有为什么!”然后孩子会继续问类似的问题,而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例如:”上帝在哪里?”
如果父母在婴儿时期和孩子充分沟通,孩子所发展出的对世界的好奇心会较为健康。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满满的好奇心,会热切的探索空间、大小、体积和距离。他们想知道不同材质之间的差异,想了解不一样的声音以及是什么东西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他们对于事物的运作方式很感兴趣,包括人体,希望了解这东西里面有些什么,无论是一辆汽车,一台机器还是一个人,他们会伸出”天线”接收大人对话的片段,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并提出问题。很多东西看起来都非常吸引孩子去碰触,放在嘴巴里尝尝看,感受一下,而他们也需要体会到整个世界是一个安全、有趣的地方。
他们的问题可能有些直截了当、令人尴尬,例如在不合时宜的时候问到小婴儿是如何生出来的,或关于死亡的话题?
几乎每个孩子在三到五岁的时候都会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通常的回答是从垃圾堆捡来的呀,天上掉下来的呀,要不就是充话费送的呀,什么说法都有。但就是不实话实说,其实孩子只需要得到一个她能理解的答案就可以了。
比如,我女儿春妮今年五岁,她舅妈怀孕有八个月了,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告诉他,要小心一点,不要碰到舅妈。舅妈肚子里有弟弟或妹妹了,你以前也在妈妈的肚子里,后来你长大了,妈妈的肚子放不下了,你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这时他就会过来摸摸我的肚子,看到我发胖的肚子还偶尔会跟我开个玩笑,妈妈看你的大肚子,是不是里面有小宝宝了,说完自己就捂着嘴笑了。
这不比垃圾堆捡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充话费送的强多了吗?
孩子对于小婴儿是怎么来的有各种幻想,而且通常会联系到他们目前对自己的身体功能的理解。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于如何运用嘴巴——咬、咀嚼、吃、吞咽、说话、尖叫——相当感兴趣,还着迷于他们所制造出来的废弃物——尿尿和便便。所以他们会假设小婴儿也是以类似的方式制造出来的,尤其是在听到大人说”妈妈肚子里有个宝宝”之后。
西尔维在幼儿园吃午餐的时候不停地打嗝。他告诉同学,他的妈妈因为吞下了太多的空气而怀了一个小宝宝,”之后小宝宝就会被嗝出来”。
妈妈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五岁的杰西卡在给母亲节卡片着色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还皱起了眉头,短暂的沉默之后,他说:我不知道妈妈是从哪里来的,我知道妈妈也曾是一个小宝宝。是他的妈妈把他抚养长大的,但是我妈妈的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接下来又是一阵沉默,然后他叹了一口气说这件事情真的很难搞清楚。
春妮儿也曾经问过我:妈妈,姥爷小时候谁来照顾她呢?我说:是太姥哇。春妮说:那太姥谁来照顾呢?我说是太姥的妈妈呀!这样不停的问下去。
这是关于生的问题,死的问题可能更棘手。
我女儿春妮儿前几天就突然跑过来对我说:妈妈,神仙不会死,人会死,我们是人,我们都会死。还说我要像小猪噜噜一样(他听的一个故事,《飞上月亮的小猪》),飞到天上去,我要去找神仙,我想做神仙。
死亡的话题总是显得沉重和残酷,我们平常能不想就不想,但是孩子提出来怎么办?
有一天我和春妮坐在床上,她突然就问我:妈妈,我会死吗?什么是死啊?我说:就是不能说话,不能吃饭,也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妈妈了。我尽量用她能理解的话回答她。春妮表现出很担心也有点儿失落的样子。
如果没有太好的方式,最好是带他读一些死亡教育主题的绘本。借助绘本中那温馨的故事和画面。你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孩子的恐惧,同时也回答了他们心中的疑问。比一味的逃避这个话题还是要好的多。
他们也可能问到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抽象问题,例如:”我在生出来之前在哪里?”家长可能无法马上或完整的回答这些问题,但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很重视他们所问的问题,且愿意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有所回应。
总之,不管你想不想回答这些问题,孩子迟早都是会提出来的,作为父母你要秉持的一个态度是,在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保护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你要让孩子知道他的问题很有价值,即便你现在无法给出一个高质量的答案,你会想方设法通过上网、读书、借助绘本这样的工具来尽量满足他。
总结一下
”塔维斯托克诊所·了解你的孩子”系列丛书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内在的发展变化规律。理解了这些规律,父母心里有了底气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担心。
三到五岁幼儿为什么会问个不停?作者认为有这样几点原因:
1.正在发展逻辑推理能力,会开始对一直深信不疑的虚构故事产生怀疑。
2.吸引大人的注意,有时候,无止境的问题和”为什么”似乎是孩子延续对话的方式,这可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没有安全感的时候。
3.好奇心作祟,他们对环境好奇且乐于探索世界,对事物的运作非常感兴趣。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下一次会为大家分享:三到五岁孩子在个体心智上的发展怎么样,他们究竟每天都在想什么呢?